返回第479章 大封开运宫(第1/3页)  贩夫全神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呈遣的这位弟子是厉岌,俗名李奕武,以字行,名冀。故而道号厉岌。

    李奕武,曾任昭义军兵马副指挥使,残通道长的妻弟。残通道长公炫通原配李奕佳的弟弟。

    当年,李奕武闻听姐姐去世,悲痛欲绝,在军中拼杀往往精神恍惚,非常危险。支吾到四年,契丹扰边,遇敌数将包夹,左腿被打断,因功被封为应山侯。到四十岁时,腿伤勉强好了一点,奏请后唐明宗,彻底退出了军帐。

    那年是个天成三年(928年),李奕武来应山县建起侯府,没事就到元信宫与呈遣道长攀谈。到五十岁时,家业传给子弟,入了元信宫,拜呈遣道长为师,成为专职道家,弘扬贩门平德。

    现在的厉岌道长已经九十二岁,比养大他的残通道长小九岁。

    仰笑白与厉岌相见,听他简单论道,其义理之妙果然非同小可。结合贩门平德与兵家奇正,简直叫人醍醐灌顶。相约从金牛山回来,一起论道。

    临行,厉岌道长将其得意弟子元犀叫出来,与仰笑白相见,并叫元犀与之相伴,去一趟金牛山元信宫。元犀拿上简单行囊和一个大包袱,骑马跟随沈伦和仰笑白,直奔金牛山元信宫。

    此时的金牛山所在的龙阳县,已经改名辰阳县。而辰阳县所属的朗州也改为了鼎州。改名时间,当然是宋太祖征服荆湖那年。

    来到鼎州,刺史汤循众接住,好一顿款待。在鼎州呆了两天,大队人马前往辰阳县,县令范笏接住,又要招待,仰笑白耐不住性子,叫都去元信宫传旨毕,再吃酒。

    众人一路到了金牛山元信宫,一百一十二岁的方丈径久接住,众人好不敬仰。径久的言行不疾不徐,面色白中透红,稀疏的头发和五绺长髯都是白中泛青,满口牙齿全部新生。

    那种超然度外的气质和温婉和悦的举止,使得沈伦顿时心生敬意,当即就要跪倒。

    径久方丈赶忙将他搀住,爽朗大笑:“贫道偏居南国,刚才汤刺史派来司马知会,说是天子敕旨到,吓得贫道屁滚尿流。贫道几十年来,带着些穷孩子,靠贩卖糊口,怎么就能惊动天子呢?”

    沈伦听他这么说,更是敬重不已,赶忙截断他的话:“径久道长虽居于南国,声望却远播海内外。顺宜第一次拜见如此高寿人物,想不到比之古稀之年还要健旺,顺宜实在敬服。千万不要谦虚,少时接了陛下敕旨,自然明白道长为了天下所作贡献。”

    沈伦,本名沈义伦,字顺宜,开封太康人,大宋开国功臣之一。因避讳太宗讳而改名。生于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卒于北宋雍熙四年(987年),享年七十九岁。

    幼年家贫,早年经商而武艺不行,贩卖货物途中屡遭抢劫。继而教习文学,课徒为生。直至三十九岁,投入舅父白文珂的永兴军节度使府,开始了节镇幕僚生涯。

    白文珂之父白君成,祖父白辩,曾祖白考森。白考森是贺水郡夫人白淼家兄,中唐砚侯陈果的妻兄。沈伦早年的从商阅历在这里又被史家删除。

    白文珂的妹妹白环嫁给了沈衡准,衡准生沈义伦。沈衡准之父沈卖广,卖广之父沈运市,运市之父沈云翔。

    沈云翔,以字行,名肆才,唐吴兴人。唐懿宗咸通年间,与十几位寒士文人被称之为“芳林十哲”。唐僖宗广明年间,降黄巢。盐商黄巢建大齐,即帝位,以其为翰林学士。

    沈云翔也是商人出身,故而看好黄巢。沈云翔之后,沈家世代从商。到了沈义伦的早年,还是做买卖。

    沈义伦投了舅父白文珂之后的第八年,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赵匡胤初领匡国军节度使。经宣徽使咎居润推荐,几乎与赵普同时投入赵匡胤幕府,沈义伦任从事。

    太祖以其世代从商,智计异乎常人,令其掌管财政。之后一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