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5章 阳帝封筹神(第1/4页)  贩夫全神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漆雕卉所想,早被土相大帅陈哲侦默功侦知,起而说出了一个法子,贩神界四大天王心悦诚服,就依陈哲所说。

    陈哲说道:“闻名天下的于阗五老,既然先说了大哥木相大帅、渔阳郡公胡轸的前世来历,那就依次进行,我们众神也要有个领教的过程。”

    漆雕卉见四大天王没有异义,就先说追魂天王朱展朱开平的前世来历。

    追魂天王、干葡贩神、云山子朱展高兴得合不拢嘴,急忙给都虞候漆雕卉端来三盏香茶,叫她润润喉咙,也好说得好些。

    漆雕卉吃过三盏香茶,微微欠身,坐回这究明宝殿的主座,朗声说道:“云山子朱展,之所以被元贩大帝册授追魂天王,正是因为他的前世,乃古阳朝开国大帝颛顼的通正之官,名叫贩筹。”

    《史记·五帝本纪》说到颛顼的时候,是这么记载的: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

    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

    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据相关记载,颛顼成为天下共主之后,始都穷桑,又迁都于商丘,后居帝丘,以句芒为木正、祝融为火正、句龙为土正。

    木正,东方属木,自然是管理东方各国的官。祝融一族本来就从炎黄以来代代管火,南方属火,火正就是主管南方的官。土正,中央属土,自然是管理首都及其周围方国的官。

    从颛顼这样的官僚设置办法来看,我们不难想象,必有管理北方的水正、管理西方的金正之官。不可能弄个残肢断臂的官僚体制。

    又从这里面,看出《史记》被人删改过。司马迁作为千古绝唱的史记作者,记载的时候,绝对不可能犯下这么低级的错误。

    由此而推知,在五正之间,亦必然设立有通正之官,主管全天下各处的沟通交流,主要是市廛交易及贩运活动。

    只有这样,才符合司马迁记载的“疏通而知事”,将疏通知事列为他七略治国的第二位,足见颛顼对于贩卖活动及市廛的重视程度。

    不但从通正这里可以增加税赋,充实府库,而且可以从中通晓天下各种事物,便于从朝中指挥若定。凭什么这么说?

    从司马迁的第二句疏通的“通”字往后看,第三句以后对应的是“材、时、鬼神、气、诚”都是名词。反观其第一句“静渊以有谋”,渊者,必是博的意思。

    也就是说,朝中最高决策中心一定是渊者,或者就是渊正之官。渊正不静,熙熙攘攘、吵吵闹闹,去哪里产生谋略?

    再说了,司马迁写五帝本纪一个字的废话都不会有,绝不会糊里糊涂照抄照搬别人对五帝简单的溢美之辞。

    写书人为什么又说,颛顼是古阳朝的开国大帝呢?

    我们可以从轩辕黄帝的有熊氏可知,他从熊国起家,最初必是熊朝,继而成为天下共主,才正式建立大黄,成为黄朝开国第一帝——黄帝。后世所谓黄帝,普遍印象只是一个人,其实指的是整个黄朝之帝,是一个统称。

    当然啦,远古的氏,相当于后来所谓的方,也等于是再后来的国。

    比如华夏历史上第一个称天的人——天皇氏,意思就是皇国的“天”。他是以“天”为统治者最高的称谓。后来的帝王都自称天子,意思就是远古皇国之天的儿子,皇国的合法继承人。

    那么,有巢氏、有熊氏、有虞氏、有夏氏、有鬲氏、有扈氏、有仍氏、有穷氏等等,其中的“有”字,就是巢国、熊国、虞国、夏国、鬲国、扈国、仍国、穷国最高统治者的称谓,绝非一个虚词。

    尧帝最初封于唐国,成为天下共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