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7章 布阵困肃州(第1/3页)  贩夫全神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灭掉巴桑国,沙州大本营彻底稳固,吐蕃人一提沙州,莫不心惊肉跳。咱看张议潮如何收服陇右其他各州,商家在其中又都起了什么作用?

    肃州前线,张雄大军已经拿下了嘉峪关,被吐蕃的肃州节度使德吉央宗挡在洞庭山下,也就是治所酒泉县西门外三十里左右。

    张议潮与众位英雄在大帐中连日商议,一则是叫他们熟悉前线军情,二则是集思广益,拿出个解决肃州的计策。张议潮介绍了肃州详情。

    德吉央宗是个七十六岁老将,唐朝通,唐名阳综,肃州被吐蕃侵占之后的首任镇将索朗才旦幼子。少年时期就沉醉大唐李杜诗文,曾经到长安游学五年,试图参加明经科考试,因唐蕃关系恶化,礼部报名就没能通过。

    一气之下,回到肃州家中,弃文从武,到酒泉县东六十里的崆峒山,拜入元阳宫戚纯门下,潜心习武。学成之后,戚纯西游至龟兹镇元阳宫为方丈。

    这时候,收服大唐失地的张雄四十九岁,德吉央宗与其八十岁老父张釜的阅历有得一拼。

    黄羿率领十六将三千精兵赶到肃州洞庭山下,与张雄会合之后,商议军情,分析敌对的德吉央宗,张雄将这人的详情说了一下。

    德吉央宗,身长七尺七寸,长圆脸,宽脑门,方下巴,须发苍白,胡子一尺多长。每每出战,口诵“无量天尊”,是吐蕃人当中虔诚的道教徒,这可是极其少有。而且与我大唐人物对战,无需通译,一口流利的唐语。

    善使龙鳞刀,重达六十四斤,箭法超绝,百发百中。自称龙鳞伯。他统领的九千吐蕃兵,其中九位千总全是他的亲传弟子,而且全是唐人子弟,号称龙鳞九子。九位千总下面的团校尉、旅帅却是吐蕃人。

    经嘉峪关一战,深知龙鳞九子的厉害。当师父的德吉央宗和六名弟子都没出手,只有三名弟子就挡住张议潮一万人马将近一个月。

    攻破嘉峪关,最终是抄山间小道绕到后面才解决了问题。连一员大将都没擒获,咱这边还损失了两名团校尉。

    夺了他的嘉峪关之后,就被德吉央宗横挡在这洞庭山下。曾经偷袭肃州城,四门四大弟子,每门一千兵,防守十分严密,根本不能得手。

    洞庭山下,德吉央宗带着五名弟子五千兵,与我方一万人马抗衡,攻守有度,至今不能前进半步。

    黄羿大为讶异,早年间曾听西面老道讲过,武道七老中,五师弟戚纯曾经在崆峒山元阳宫授徒八年之久,其中吐蕃弟子唯有一人。

    按照西面老道的弟子尤贯、张涯的年龄推断,尤贯现在该八十四,张涯八十三,也就是说,德吉央宗比他们小七八岁。如果德吉央宗选择科考之后拜师,必然比其他唐人弟子年龄小一些,这也很正常。

    安芝、尤统曾经在大名府听过南冥传道,讲到过陈哲、姬棕、孙久之师青霜伯及朝歌元圣宫的乌金伯,德吉央宗又是龙鳞伯,那他们武道七老的弟子是不是都喜欢这么自称呢?

    这么推断,这个龙鳞伯德吉央宗一定就是戚纯的亲传弟子。

    经过这么一分析,张雄大喜过望,父亲张釜、师父李翰结义的于阗五老,他们对于安西四镇所有道观都熟悉得很,与龟兹镇的戚纯必然有关联。何不请来伊州总管李翰,到德吉央宗大营说动他。

    原本是要叫高僧洪辩劝降,但洪辩说德吉央宗对道教虔诚之极,佛家去说,必然反感,不但无效,恐怕还要起反作用。

    说到这里,张雄捋一下青须,发出脆响的话音:“如果戚纯道长还在世,那可就更好了。叫某家师尊请动戚纯道长,一准能将德吉央宗说来请降。”

    安芝上前一步,问道:“尚书,如今德吉央宗的后援力量都是什么呢?我们何不再看看他的底气主要是什么?将后援和底气给他撤掉,再请德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