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2章 《穆公传》!(4000)(第3/4页)  曹操喊我去盗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儿造型小巧,一个人就可以轻易操作,功用有些类似于后世“半自动手枪”。

    不过这些“长针”造型的特制弩箭因为尾部没有箭羽,射出去之后很容易在空中翻转,以至于准度与射程还比较有限。

    再加上制造工序十分繁琐,没有办法大批量生产。

    因此。

    这种水平的“连发弩”肯定是不能像普通的弓箭一般投入到大型战争之中使用的,最多也就在小规模短兵相接的情况下短暂压制或是偷袭敌人。

    而且后世考古界分析,这样的“连发弩”最初制造出来的用途,其实主要是为了给王公贵族防身之用。

    也是因此,“连发弩”的体型才会设计的这么小。

    这样藏在古人比较宽大的袍子里面才更不容易被发现,能够起到偷袭的效果,类似于武侠小说中经常提到的“袖箭”。

    而有了吴良的这个发现,无疑又刷新了一次天朝考古记录。

    因为随着“战国连发弩”的出土,后世考古界普遍认为这种半自动连发弩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但现在吴良可以很自豪、很负责任的说:这事还要再往前倒上几百年,一直到更早的春秋时期,因为据《齐史》记载,丘穆公墓迁移正是春秋时期发生的事!

    另外。

    吴良现在更有理由推测,诸葛亮的“诸葛连弩”一定就是源于这种“连发弩”!

    而且诸葛亮肯定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与创新,使得“诸葛连弩”拥有了更大的射程与更好的精准度,否则便断然不可能组成大名鼎鼎的“元戎军”投入到大规模战争中。

    所以改良的事,还是要交给诸葛亮来做。

    不过发现了这个“连发弩”,吴良也是终于少了一层顾虑。

    此前他还担心墓中存在与此有关的机关,可能威胁到他们的人身安全,现在看来实在是大可不必,不论是这个“连发弩”还是那些长弓的弓弦都已经严重的腐坏,墓中便真是使用“连发弩”设置了一些机关,肯定也早已失去了功效。

    “连弩?”

    听到吴良的话,众人仅凭发音还没有办法立刻反应出来这两个字的具体意思的时候,诸葛亮已经眼巴巴的凑了上来,一脸好奇的问道,“有才哥哥,你是说这就是《墨子》中曾记载过的连发弓弩?”

    《墨子》是最早出现“连弩”这两个字的文献。

    不过“墨子”也是战国时期的人,依旧比丘穆公墓迁移的时间晚了几百年。

    在这里发现“连发弩”之后,吴良甚至怀疑后世“荆州秦家咀47号战国楚墓”中发现的“战国连发弩”,就是丘穆公的后人带过来或者帮忙制作的。

    因为丘穆公的后人举族离开齐国之后,投奔的便是楚国……

    “正是。”

    吴良点了点头,将“连发弩”放回了木盒之中,而后又端起木盒整个交到了诸葛亮手中,笑呵呵的道,“诸葛贤弟,这‘连发弩’就交给你了,由你负责将其修复完善,顺便再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它或许会成为我们今后最重要的防身兵器之一。”

    诸葛亮没想到吴良居然这么大方,木盒入手先是愣了一下,而后才一脸惊喜的道:“多谢有才哥哥,我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看得出来,他也是很喜欢这样的东西,就像后世小男孩都喜欢玩具枪一样,爱不释手。

    ……

    有了这个发现,吴良心中已是大定。

    正史中有云:“亮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

    据此吴良可以得出结论,诸葛亮正史中记载的发明创造已经全部在这座墓中找到了出处。

    至于野史中的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