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4章,硌母猪去...(第1/2页)  从1994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回忆前生,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国内零售超市在资金、技术、政策等都不太理想的情况下是一步一个印子的脚踏实地,一路走来很是艰辛。

    而与国内超市相对比的是:家乐福、沃尔玛等外资超市巨头在中国占尽了便宜,全程落子如飞,网点数量急剧膨胀。

    就像步步高超市之前在郴市开店,选一个合适的地址被三番五次的刁难、截胡。

    拆除一个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张口就要300万元赔偿费,为方便停车在马路边开一道口子,被要价每米5万元。

    这要是把步步高超市随便换成一个境外超市?郴市政府还敢这么做吗?

    那答案几乎是肯定的,不容置疑的,不敢!

    按照某些习以为常的尿性,非但不敢违背了这些“爸爸”的面子,估计还得洗白屁股恭恭敬敬倒贴一笔。

    就像为了帮助沃尔玛深城洪隆店开张,政府投资2000万元拓宽道路,并配套建了一个停车场。而京城和沪市则更是夸张,每次为国外大超市出手都是阔绰的5000万往上。

    这样规则不对称形成的反差,让林义感到很不服气,也感到非常羞辱。

    凭什么一个超国民待遇,一个在则底层苦苦挣扎?

    是国内零售超市不行吗?诚然在技术、资金、品牌影响力方向暂时是不如境外巨头超市。

    但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内也在摸着石头过河,对超市这样一种新的经济模式缺乏足够的了解,也像当初国有企业大规模学习韩国大宇模式一样,先引进来用用再说。

    但这个用用再说的政策,对于国内超市就苦不堪言了。

    像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世界零售业外资巨头在进入发展中国家时,凭借规模、资金、实力等方面的优势,不计成本地跑马圈地,采取各种手段挤压本土企业。

    在外资享受“超国民待遇”的同时,实力弱小的本土企业则得不到政策、资本支持和税务优惠。

    这样下去,必然是国际商业大鳄迅速占领流通业的主渠道,而本土流通企业将无路可走。

    这也是半年前林义看到卢博士在国内经济领域初露头角的时候,决定套牢他、利用他这个身份为自己谋取一番,同时也为国内有着800万从业人员的本土零售业做点什么。

    关于大店法议案,林义的核心点在于建议国家“规范商业网点设施建设的立法。

    对于林义的提议,经过半年多调研的卢博士表示完全赞同。

    有了共同的目标和话题,两人之后足足花了两个时交流思想。

    这次两人商议的时间虽然比较长,但收获还是满满的。

    卢博士决定再耗时半年,在明年两会召开之前,组织中大经济学和商业法方面的老师一起编写《商业大店法》草案。计划在1998年,也即是明年的“两会”上亲自交到商务部部长的手中。

    聊完主要事情,心头轻松下来的林义喝一口茶就问,“要调用这么多人才,学校方面会支持你的吧?”

    卢博士极有信心的说,“这个你放心,我自有把握。”

    “那就行,我等你好消息。”说着,林义看了看时间,已经6点过了,不早了,顿时就起身,“要不这样吧,我先带同学去打针,晚点回来再一起喝一杯。”

    想起刚才为了给两人腾空间而去了楼下的米珈,卢博士就玩笑着感叹一句,“这些年我这人运气还不错,没想到唯一见过的亿万富翁竟然和我还是朋友。

    回头我就把这个消息告诉唐奇,看能不能在他脸上找到比我当时还要错愕的表情。”

    林义笑了,也接过话题打趣,“滚圆不也是千万富翁么,难道你自然不知道?”

    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