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六章 国酒茅台(第1/2页)  重生九零之团宠女首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烧香祭拜这些仪式当然是由奶奶颜瑛主持,祭拜完了祖宗,烧了香,放了鞭炮,大家便把菜拿回主屋的餐厅,该热的热,该炒的炒,坐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

    这一个顿团圆饭吃得幸福中带着些许的遗憾,因为老大和老四都离婚了,未免让老人家觉得有些不完美。

    吴振东也在二九那天从京城飞回来,正好赶上了大年三十的团圆饭。

    有他在,倒不用怕席间太冷清了,不时说一个、两个笑话逗爷爷奶奶开心。

    有吴振东这个出息的孙子在眼前,再看看腊梅,同样未来可期,老三家的吴俊学习虽然平庸了一些,但是也踏实稳重,不像吴小明那样在社会上瞎混,爷爷奶奶心里略有安慰。

    一家人和十个手指一样,有长有短,不可能大家都一样优秀,只要平安健康就好,二老也只能接受不完美的现实。

    还好今年家里生意做得不错,竹器社的订单多得做不完,吴栋梁还准备扩张厂区,把附近的一个印染厂也吃下来,扩充改造车间。

    腊梅地产公司如今声名鹊起,县城已经鲜有人不知道腊梅房地产的了。

    盘点一年,算是有得有失,奶奶颜瑛是经历过世事沧桑变化的人,对家里的现状接受得还挺快的。

    想想她原来的父母也是书香门第,流落到这里之后,平凡一生,藉藉无名,但还好他们的优秀基因并没有流失,吴振东和腊梅身上或许就体现了他们基因的优越性。

    吴启瑞和蔡芳芳算是家里最平庸的一对了,但他们好就好在稳健,虽然蔡芳芳有点小心眼,但也没有掀起大风浪,此时在饭桌上,也是只顾埋头苦吃。

    大年三十,一家人凑在一起忍不住要喝点酒,吴启智照样信守对女儿的诺言,不肯破戒。

    都是一家人,大家也就不逼他了,不过吴启智自己不喝酒,却拿了两瓶五十三度的茅台给大家喝。

    不管在什么年代,茅台都是国内最高档的白酒,何况吴启智拿出来的是外销的500毫升土漆木彩盒珍品茅台酒。

    吴启智说一瓶要170元,今年干部的工资有提了一些,现在每个月工资高的能领到300元,两瓶茅台酒就是一个干部一个月的工资,大家看到吴启智拿出茅台,都为之咂舌。

    腊梅看着父亲从包装精美的木盒里把茅台拿出来,不由得眼睛一亮,心想:

    等日后有钱了,也可以买些茅台酒的股票放着。

    至于储存茅台也是可以的,茅台酒身价的增长总是超过物价的增长,当然是在手头有余钱的情况下。

    但腊梅现在投资的行业已经超出了一般人赚钱的速度,若是普通人,稳稳妥妥地以囤茅台酒来理财,也不失为一种稳妥的方式,象三叔和大伯,或许可以买些茅台酒放着,从中获利。

    因为他们都不是做生意的,只不过现在靠竹器社的股份分红来增加收入,要想资产不贬值,确实得想一些投资的渠道。

    腊梅于是道:“茅台酒涨得挺快的,现在普通的375毫升的一瓶65元左右,听说马上又要再涨价了。

    酒这东西啊,只会越喝越少,我看这趋势还是会涨,如果有人懂得事先买茅台放着赚差价,那应该能赚不少钱。

    而且茅台酒其实要放三、五年才是最好喝的,有年份的茅台酒比当年生产更值钱。”

    “哟,腊梅,有你这主意不错呀,我过几天要载一车货到茅台镇,到那里买几箱茅台酒回来囤着,原产地的酒可便宜多了,你看这市面上买的六十几一瓶的,在它那里一瓶能省十几块呢!

    至于四弟开的这种高档茅台,我看一瓶能省几十块呢!”

    吴启明听了眼睛一亮道。

    “差这么多啊?大哥,你帮我多带几箱回来,我平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