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章 见证奇迹的时刻!(第1/2页)  盛世之混世皇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华夏的冶炼基本经过了这么几个方法,块炼法、百炼钢、炒钢法,直到南北朝的时候,由北齐著名冶金家綦母怀文发明出了技术更为先进的灌钢法。

    17世纪以前,西方各国一般都是采取熟铁低温冶炼的办法,钢铁不能熔化,铁和渣不易分离,碳不能迅速渗入。

    而灌钢法的发明,成功解决这一难题,为世界冶炼技术的发展做出划时代贡献,而且用灌钢法法制作的兵器坚韧锋利。

    可以这么说,在17世纪以前,华夏的炼钢技术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受到各国地普遍赞扬。

    公元1世纪时,罗马博物学家在其名著《自然史》中说:虽然铁的种类很多,但没有一种能和华夏来的钢相媲美。

    当然,在这个时代的华夏,虽然炼钢技术领先于全世界,但李祐现在要采用的灌钢法,是后世更为成熟的,而且是和西方贝氏炼钢法融合过的现代技术,比起溏朝目前所使用的灌钢法绝对高出了十多倍,可以大大降低炼钢的成本。

    “想要提高炼钢的产量呢,首先得用煤来做燃料。”

    李祐一边说着,一边指挥工匠们按照自己说的做。

    其实早在汉代时期,人们就开始用煤做燃料,并用来冶铁了。

    只不过,溏朝目前还不算特别普遍。

    但用煤做燃料的话,熔炉的温度可以得到提高,可以加速冶炼进程,提高生产效率。

    “想要提高炼钢产量呢,有很多方法,比如把生铁片嵌在盘绕的熟铁条中间,用泥巴把炼钢炉密封起来,进行烧炼,效果更好。但是,更好的方法是把生铁片盖在捆紧的若干熟铁薄片上,使生铁液可以更好均匀地渗入熟铁之中。不用泥封而用涂泥的草鞋遮盖炉口,使生铁可从空气中得到氧气而更易熔化,从而提高冶炼的效率。”

    “来,按照我说的做,用两个熔炉,可以做一下对比。”

    听着李祐的话,工匠们其实都是一脸懵逼。

    但鉴于李祐的身份,他们心中虽然满腹狐疑,但还是乖乖照做了,并不敢质疑什么。

    “小子,你在说什么呢,什么氧气?那是什么东西?”

    虽然工匠们没问,但李济安忍不住发问了。

    “哦,专业术语,不用深究。”李祐讪笑着回道。

    这装逼的节奏一旦起来啊,就停不下来了,各种现代术语都情不自禁地蹦出来了。

    好在现在有个不存在的高人帮他做挡箭牌,不然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

    按照李祐的法子,工匠们分别用两个炉子做了实验。

    当炼钢完毕后,他们便发出了惊呼声。

    “钢铁真的变多了!”

    “而且其中一个更多哎!”

    “太不可思议了!”

    ……

    李济安等人听后,也是激动不已。

    看来是真的,真的有效果。

    不过,这个时候,李祐却是淡定地说道:“不要这么激动,我还有更好的法子呢。刚才说的两个方法,还不是最好的。”

    “还有更好的?那就快说啊!”李济安一听,立马催促道。

    工匠们也是一脸期待地看向李祐,此时他们对于李祐都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们都无法解决的炼钢产量低下的问题,没有想到李祐居然有办法,而且效果是这么得好。

    李祐说道:“更成熟灌钢法的,是用熟铁为料铁,置于炉中,而将生铁板放在炉口,当炉温升高到一千三百度左右,也就是生铁板开始熔化时,就用火钳夹住生铁板左右移动,并不断翻动料铁,使料铁均匀地淋到生铁液。这样,既可产生很好的渗碳作用,又可产生剧烈的氧化作用,使铁和渣分离,生产出含渣少而成份均匀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