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方丹分号(5)(第1/4页)  紫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你这些古画没有一幅是真的,你看,这画纸,还有这墨汁和颜料,都是现代工业法生产的,有的还是当下流行的呢。这作伪也太不专业了,怎么也要找近似年代的画纸、墨锭和颜料啊!他们连这个都省了,真是遇上你这冤大头了!”刘道源这次说话干脆是一半英语一半汉语了,是大部分的英语里夹杂着汉语名词。

    “你这是什么意思?不要用我没听过的名词说,我实在是搞不明白你说的。”

    方丹还没有从刘海林那边的讲述里缓过劲来,这边刘道源又来了,这完全是落井下石,上屋抽梯,趁火打劫,痛打落水狗,看到受伤又补一刀的阵势嘛。

    刘道源把那些画随手一扔,先是盯着方丹看,随即又是一笑,“你能用现在的钢笔写出莎士比亚时代的记录稿吗?你就是想去模仿,是不是也要去弄一根羽毛笔?还有啊,那个时候的墨水是什么?是铁胆墨水,就是鞣酸铁墨水,我记得你的办公室里还有一小瓶哪,可是现在去市场上你能随便就买到吗?”

    话说到这里方丹终于明白了,他愤怒的站起来,“我要找他们索赔!这是公然的欺诈,是欺诈!这可是犯罪的,我不相信在你们这里就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看着方丹愤怒,听了方丹那大义凛然的话语,刘海林笑了起来,他示意大儿子赶紧给眼前这个棒槌“补课”,在华夏,唯独这古董买卖上很难界定欺诈。

    看到老爸眼色,刘道源连忙接过话头,“方丹先生,你先别急啊,你跟他们交易有合约?我相信应该有,都是老手,不会留下把柄给你的,请拿出来看看。”

    “我还没有老到连个基本的手续都不要,你看,这就是我们交易的合同!”

    说话间,方丹从自己的西服口袋里拿出了几张合同,还是那种古玩商店里标准的通用合同呢。刘道源拿过来一看,叹了口气,“果然都是老油条啊!”

    “怎么?这个合同有问题?”方丹不相信的一把抓过合同,“这可是中英文对照的,我和我的那个助理看了合同都没有问题啊?为什么你那样说?”

    “如果按照这个合同,你说不出什么来,你怎么去告人家啊?人家诈骗你什么了?你买的是青铜器,买的是国画,这没有问题啊?这上面有注明是什么年代的青铜器和国画吗?没有,那你还告什么呢?至于交易物的质量和成色,都是你自己亲眼检验过的,你也没叫人家出具证书啊?就这几样东西,鉴定证书可都不便宜,青铜鼎至少要大几千上万元,那几幅画每幅画都要近千元,你问为什么会这样贵?不贵点,谁都拿一些乱七八糟的去鉴定,人家不累死也烦死啊?”

    刘道源解释完了以后,做了个对不起的表情,“我实在陪不起了,我太困了。”

    刘海林摆摆手,“你去,我陪着方丹先生喝茶!我给他缓颊缓颊。”

    其实,刘海林听方丹和儿子的对话,心里就明白了。流行在华夏的这个行当可以说是个怪胎,在这一行里,充满了尔虞我诈,充满了陷阱和圈套,可偏偏这一行还就是讲究“文斗”,所谓文斗就是斗心眼,斗眼力,斗耐心和斗手段。见过各行各业里的欺诈和诈骗,可有几个见过“文物诈骗”的?就是送拍的,在拍卖会上交易的古董,不也有出状况的吗?没法子啊,人家没看准咋办?就是去找那几个出具证书的权威,人家也有话说啊,没看准,打眼了,咋办?

    有报道说,有些人不讲职业道德,随意出具一些证书,使假冒的东西混进了市场,还抓了几个去坐牢了。这样的事情肯定有,不过大家仔细的看看,那样的案子里有对“古董文物”鉴定的吗?都是给一些不够级别的珠宝、玉石出具高级别证书,明显的徇私舞弊,而对古董的鉴定,至今也没有一个法定的最终裁决机构,啥意思?对古董的鉴定,除了使用碳14、热释光等科学仪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