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第2/4页)  全民皆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现在给你一张丹丹的百岁照片。从此你走你的阳关大道,我走我的小木桥。

    此致

    祝你仕途畅通

    张燕

    一九八七年九月三日

    张璟名眼睛湿润的看完了信,又仔细端详着信里那张已经发裂的照片,一张可爱的大眼睛长在胖乎乎,红润的婴儿肥的小脸上,头上带着一个做成小牛样子的帽子。张璟名拿着照片的手不住的颤抖,眼睛滴下的泪水落在照片上,他赶忙用手轻轻的拂去照片上的泪滴,生怕泪滴会模糊了照片里的影像。此时的张璟名心里在不住的淌血。

    回想起一九七五夏天,刚刚高中毕业的张璟名接到上级通知,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服从教导的话: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

    在这场运动中,二十岁的张璟名和同龄的金小芬,以及比他们年纪小一些的十六七岁的初中生,开始散布到全国各地的乡下。张璟名和他老伴被分配到东北省吉市的丹西乡铁疙瘩村。张璟名一扎就是九年半。一九七七年春天,二十二岁的金小芬,被安排提前返乡。村里的知青们知道后,纷纷投来羡慕嫉妒恨的眼光。又过了两年,一九七九年来了,这是第一个对全国新三届知青永远难以忘怀的年份,他们绝大多数都开始兴高采烈的返乡回城了。只有张璟名落了单,只因他在村里做了大队长了,有点舍不得这个官位。一咬牙,决定不走了。

    一九八三年的开春,东北省的天气依然很冷,天寒地冻的一点也没有春天的气息。中年守寡的张燕母亲李英琴,带着亭亭玉立的张燕回到了娘家——铁疙瘩村。这里的村民,像平时一样忙碌着,丝毫没有因为一个回娘家的女人扰乱日常生活。李英琴父母早已不在人世,公公婆婆也是过世多年。就在去年秋天,又死了老公,现在就剩下她和张燕孤儿寡母的。她想到娘家还有几间老宅,就带着张燕回到了铁疙瘩村。

    一周后,村里多了一间卖包子的小店。买包子的人都夸这包子好吃还便宜,就算是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的味道,跟张燕家出产的这个包子比,也是逊色三分。

    一天傍晚空飘着细雪,只有西边远山还有微微的红光。整个昏暗的天空,已经不如满山村的积雪亮。这个时间,村民都开始早早的躺下了。然而这时候的张燕闹肚子疼,疼的厉害,满头大汗,急的李英琴满屋子拍腿跺脚,不知所措。铁疙瘩村没有大夫,村民病了,如果是小病就干挨着。等发现实在是挨不过去的时候,才开始忙着喊上几个村里体力好的人,翻山去镇上给病人看病。然而这个时候,什么都开始晚了一步。有的病人命大,能挺到大伙带他去镇上医治。可惜,更多的是,还没等被送到到镇上,就已经死在半路了。

    李英琴生怕在失去这唯一的亲人。她急急忙忙的跑到离着她家最近的,张璟名的住所,“啪啪啪”的用力敲门。

    张璟名听到急促的敲门声心想:这是谁啊,天都黑了,不钻在热被窝里睡觉,敲得是那家子门。他披上羊皮棉袄,小跑了出来开门:“李大婶啊,这个时候了,什么事这么着急啊?”

    “张队长,快救救我家燕子吧,她肚子疼一天了,求你帮我给她送的镇上去瞧病!”李英琴惊慌的说。

    “李大婶,你看天都这么晚了,要不明天咱们给她送的镇上去吧,您瞧现在天都黑了!”

    李英琴听了后不由分说的一把抓住张璟名的手腕就往家里跑。一口气来到家里。张璟名一眼看见,躺在炕上的张燕,一脸煞白,大冷天的一头斗大的汗珠的没玩没了的冒着。心想,人都这样了,这当娘的李英琴咋不早早的招呼自己,给她送的镇上看病。都这个时候了,再耽误的话,这张燕没准就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