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6章 软肋(第一更)(第2/3页)  铁血宏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命的一击。战役的目的就是彻底推翻满清的统治。

    “我想知道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扭头看着莱纳斯,朱宜锋关切的询问道。

    他甚至没有去过问另一个作战计划,因为他非常清楚,那场战役的结果和所面对的问题。

    “阁下,现在义军最大的问题是在编制上!”

    又一次莱纳斯提出他的看法。

    “现在义军一共有54个团,而且我们还计划在扩编7个团,主要于河南地区招募新兵,届时义军将会有61个团,全军兵力包括宪兵在内约为27万。我之所以会认为编制是最大的问题是因为义军最大的作战单位是团。”

    已经最大地作战单位是团,这是因为所面对的对手决定的,实际上对于国内作战来说,团级作战单位足够满足要求——因为他所面对的敌人实在太过弱小。

    “确实,就目前的战斗任务而言,团级单位可以满足需要,但是如果实施“台风计划”,包括“曙光计划”都需要面对一个问题,就是临派遣军的平行指挥太过繁锁,实际上各团几乎也是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在进行兵团作战的时候,这种各自为战的状态,极有可能对战役造成影响……”

    莱纳斯提醒,让朱宜锋想到了另一个时空中的清军,清军最大的编制是营,在甲午战争时,在陆上,日军所面对的清军尽管号称数万,实际上的是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半独立的营,而不是一个令行禁止的师或者军。

    “所以我希望能够在“曙光计划”展开前,将其中的一部分团进行整合,整合为师,至少是旅级作战单位,在“曙光计划”结束之后,再有针对性的对各作战单位进行整合,以师为基本作战单位,在“台风计划”展开时,以三至四个军团作为的主力,而不是一百多个团!即便是杀鸡用牛刀也要这么做……”

    面对莱纳斯的询问,朱宜锋的眉头微微一皱,提到了一个现实问题。

    “我知道现在我们的战斗单位太小,虽说能够满足目前的战斗需要,但是在河南作战的时候,已经暴露出团与团之间各自为战的软肋和不足,可是,你知道的,如果扩大战役单位,我们有没有全格的高级军官!”

    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没有合格的高级军官,义军的军事教育始于三年前的黄州的“培训班”,尽管在过去的三年里,当年培训班里的军官都进入军校接受了再教育,但是仍然是一群经验不足的军官,短短的三年内,他们中的不少人就成为了团长,这本身就是一种拔苗助长,更重要的是,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没有团级作战经验。

    正是军官的问题,限制了义军的编制,直到现在义军没有一名将军,只有林郁青一人曾经临时授予少将军衔,在广州事件结束之后,其又恢复为上校军衔。现在义军只有80几个上校,现在猛然要把这一群上校的一部分人晋升为将军,且不说他们有没有指挥师级或者旅级单位的能力,怎么选择本身就是个问题。

    “给他们配备一群参谋!”

    莱纳斯从办公桌中取出他拟定的一个方案。

    “我的想法是除了参谋长之外,另外再给他们配备十五到二十名参谋,由他们共同拟定作战计划,如此一来,应该可以最大限度的弥补他们在经验上的不足。”

    或许莱纳斯的建议是目前唯一的选择了,直到现在朱宜锋才真正第一次面前义军的现实,看似兵强马壮的义军,实际上是一个畸形的怪胎——没有一员可独挡一面的将领。

    名将是打出来的,可是义军呢?

    从义军成立至今,一共打了多少仗?甚至之所以确立团级为最大战斗单位,除了将领自身素质的原因,更重要的一点是私心,在自己的私心里,团级主官永远不可能对自己构成威胁,结果导致了现在义军虽有五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