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基石(第2/3页)  嫡妻不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今罗钰虽给了镇国公府信任,但这信任是带着条件的,镇国公府老老实实还好,一旦出什么幺蛾子,罗钰绝不会容忍。镇国公府掌握着北地的军权,如今的镇国公算得上忠心耿耿,但谁也不能保证这衷心能保持多久,更何况如今陆澹已废,也已经不可能再有后代,虽有两个庶子,却又年

    纪太小,况且就算以后长大,能不能出息可一点都说不好。可以想见,一二十年后的镇国公府,几乎肯定会衰落。

    所以,镇国公府若是聪明,就不会把事情做的太过。沈承宣和沈青叶的案子,都是在罗钰的关注下,由大理寺卿秉公做出的判决,无论他们以前做了什么,受到惩罚便算是两清了,沈问秋不会帮他们,却也不会让别人为了

    泄愤借机将他们彻底踩死。

    大衍五十,其用四九,天道尚且处处留一线,为人何必事事做绝。

    “不要像这些了。”沈问秋笑道,“以后如何看他们自己造化,都不关你我的事了,咱们只关注眼前便好。恩科不是马上便要开了?你别的事不要想,只专心于此便可。”

    宜生也笑着点了下头:“嗯。”跟沈问秋谈过后,宜生果然不再关注那两人的事,只偶尔听红绡提起,说沈承宣已经被流放了,却没有一人愿意陪同,他的父亲,他的侍妾,他的子女,不管往日如何信

    誓旦旦山盟海誓父慈子孝……到了这般需要共赴死地的时刻,却没有一人愿意陪沈承宣去受那磨难。

    这时候,宜生想起了谭氏。若谭氏还在,她定会二话不说,不管前路如何,都陪着沈承宣一起吧。

    然而谭氏已经不在了。

    不知道沈承宣会不会也想起谭氏,宜生心里这样想着,然而也不得而知。而沈青叶也已经被下狱,她被打了板子,几乎去了半条命,镇国公府果然想趁机让她“伤重不治”,然而却没能得逞。沈青叶从大理寺移交到刑部,每一步都透明公正,该

    她受的罪她逃不掉,不该她受的,别人也别想妄加。只是,便是镇国公府不做什么手脚,一个原本娇养在闺阁的弱女子在牢狱里待三年,能不能活着出来,活着出来后还能不能好好活着,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能不能挺过

    来,只能看她自己。

    宜生只听红绡闲聊时说起,之后便再没听到那两人的消息,不过对他们来说,没消息便是好消息吧。

    她也不在意,只是如沈问秋所说,一心扑到了新朝建立后的首次科举上。此次科举重在选官,补充朝中众多空缺的官位,因此录取名额比前朝多了许多,而考题范围,选拔标准也与以前大相迥异,主要变化便是重实干,轻经义,经义做的再是

    花团锦绣,深谙圣贤之道,没自己的思想也会落榜,而若士子了解民生,对朝政对民生有自己的见解,便是经义答的不太出色,也有可能被录为同进士。

    此外,前朝已经被废除的明算、明法等科重新被纳入科考范围,只是此次仓促之下开恩科,通晓算学法律等的学子并不多,因此没有多少表现亮眼的学子。甚至连天文历法之学,也出了几道问题,倒不是真想以次为据选拔人才——毕竟之前数朝数代,私习天文都是一条被明令禁止的罪状,因为天文学与“天命”扯上了关系。

    除了一些天文世家,民间乃至一般读书人都对天文知之甚少。所以可想而知,这突然加上的几道天文题目,几乎没人能答得出来。当然——也不排除有人能答出,然而怕新帝故意设套,真答出来反被安个私习天文的罪名,因此故意

    藏拙不答的。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以前科考不会涉及的问题,比如农学、水利等具体知识,绝大部分学子都是一头雾水。许多学子出来考场一通气儿,皆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许多人暗骂这届科考存心难为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