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天授(第1/3页)  嫡妻不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梁是有太子的。

    当今太子乃是元后所出,作为皇帝嫡长子,刚一落地便被封了太子,不出意外的话,皇帝百年后太子即位,就是再应当不过的了。

    然而偏偏出了意外。太子刚刚满月,元后便因生产时失血亏损太多,撒手离世,如此太子便背上一个克母的名声。待至太子逐渐长大,其荏弱的身体又成了皇帝不满的理由。到太子成年,身

    体却丝毫没有好转,反而更加多病,一年里起码有半年时间是躺在病床上,如此,就连朝中大部分朝臣,也都不看好太子即位了。

    更何况,一边儿还有个皇四子睿王在一边儿比着。睿王是贵妃之子,其外家是世家大族,在朝中根基深厚,对睿王多有襄助,而睿王本人也争气,一表人才气宇轩昂,单外表就甩了整日病歪歪的太子几条街,且睿王自小聪慧,熟读诗书,时事国策对答如流,被数位大儒交口称赞。到了成年,睿王娶了大将军陈玄朗之女,而陈玄朗是除陆临沧以外大梁武将第二人,且陈玄朗备受皇帝宠幸

    ,这一点时陆临沧也比不了的,如此一来,睿王在武官中便也有了极大的支持力量。太子不仅自己比不过睿王,就连生的儿子也比不上。文郡王肖其父,且外表更加俊雅风流,因此极得颜控的皇帝喜爱,而太孙却是太子三十多岁才终于得的儿子,身体如

    其父一样瘦弱,因为是晚来子,太子和太子妃都把他看得跟眼珠子似的,平日里深居简出简直像个小姑娘,见了生人还腼腆。

    由此,无论是睿王和太子的比拼,还是文郡王和太孙的比拼,太子一方都是落于下风的。

    更何况,皇帝的偏心从未遮掩过。成年皇子封王后一般都要迁居封地,然而因为皇帝一句舍不得,睿王便一直待在京城,经营数年,如今早已在京城布下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可以说,朝中起码有一半人是支持睿王即位的,剩下一半里,还有一半是不偏不倚保持观望的中立党,再一半才是支持太子的,而这些人支持太子,多半是因为太子嫡长子和太子的正统身份,若皇帝

    废太子,这些人也不知还能剩下多少。

    这两年,朝中一直流传着皇上要废太子的传言,尤其睿王已经开始渐渐管理朝政,甚至代替皇帝批理奏折,皇上什么心思是个人都看得出来。

    人人都以为太子没救了。

    然而,就是这个人人都不看好的太子,联合镇国公府,来了一出让京城所有达官贵人都心惊胆寒的大洗牌。

    皇帝禅位,睿王党却仍旧垂死挣扎,甚至有文官联合几位有名望的大儒,要求面见皇上,质疑皇帝是受太子胁迫才被迫禅位。

    然而,这些文官大儒甚至没走出皇宫,就被浑身铁血气息的西北军砍下头颅。

    不过几日,皇帝瘫痪在床,无法言语的消息便传了出来。

    国不可一日无君,更何况皇帝已经下了禅位诏书,因此,太子理所当然地登基为帝。

    新帝登位后便改元,年号天授。天授元年,京城无数豪宅换了主人,对待有异议的人,有二十万铁血西北军在背后支持的新帝毫不手软。兀自挣扎的睿王同党,杀;质疑他皇位得来不正的腐儒,杀;所

    有阻挡他创立新王朝的阻碍,杀。

    而这场屠戮的领头人,便是镇国公世子陆澹。

    从此,从这场浩劫中逃过的达官贵人无不闻陆澹而胆寒。

    陆澹,以及镇国公府,成了新帝眼前最炙手可热的新贵。

    相比之下,睿王——不,被剥夺了封号后,现在只能叫四王了,四王的下场则令人唏嘘。

    四王及其子,被同样剥夺了封号的文郡王,被圈禁在皇陵,无令终身不得出皇陵。

    四王妻族陈玄朗更是因宫变当晚意图镇压西北军,全族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