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婚事(第2/3页)  嫡妻不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些联系。若是归翰斋突然改卖

    话本,不用宜生说,渠易崧和渠明夷也很快就会知道,所以还不如宜生自个儿先说了,主动坦白,还可以直接在渠家书坊印书,降低些成本。

    听了宜生的话,渠易崧皱起了眉:“话本子?为何突然想起做这生意?可是缺银子了?待会儿我让你母亲——”

    “爹,”宜生赶紧打断了渠易崧,“您别担心,我不缺银子,只是……我想试试做点事。而且,银钱自然是只嫌少不嫌多的,您就当……我想为七月攒些嫁妆吧。”听了这话,渠易崧神色松了些,只是仍旧有些不赞同:“玩物丧志,话本虽也是书,却叫人沉迷,且无甚道理,若是由那心思淫邪之徒写的,更是容易误人子弟,引人堕落。所以你还在闺中时,我不许你看话本,便是怕你年纪小不懂分辨。不过你如今已为人妻为人母,我也不怎么禁你看这些东西了。但是宜生,你须记住,你是渠家的女儿,即便是要挣钱,也莫要太过沾染铜臭,更要清清白白地挣钱。若是那些书生写的话本子不成体统,胡言乱造,你就不许给他们刊印,只许刊印些引人向善,合乎圣人之

    言的……”

    渠易崧年轻时曾任过国子监博士,教导起人来滔滔不绝,如今虽已经不做博士,但教导起自己女儿来,却依旧颇有当年风范。

    宜生大着脑袋听着,不禁有些后悔把这事儿告诉他了。

    渠明夷自然看出宜生的窘状,忙笑着解围,对渠易崧说要快些去翰林院办公,不然可就要迟到了。

    如此,渠易崧才终于停止说教,叫来了管家,将宜生要借渠家书坊印话本子的事吩咐下去,并嘱咐不要收钱,哪怕宜生坚决推辞也不允。

    渠易崧吹着胡子道:“你说得对,七月都十岁了,一眨眼就该议亲了,是该准备些嫁妆,你这个做娘的要准备,我这个做外公的难道就不能准备了?就当是替你娘……”

    说到最后一句,渠易崧的神色有些伤感和怀念。

    这里说的娘,自然不是指崔氏,而是指宜生的生母。渠易崧跟宜生的生母伉俪情深,但奈何佳人早逝,渠易崧情深意重,至今都常常思念亡妻,甚至做了许多悼亡诗。

    渠易崧擅做文章,并视诗词小令等为末技,因此诗作不多,仅有的少数诗词作品中,悼亡诗便占了一大半,并且诗中情深意切,广为文圈传颂。

    听到渠易崧提起母亲,宜生自然不好再做推辞,只得应允。

    很快,送走渠易崧和渠明夷,渠家又只剩下崔氏梁氏和渠莹,宜生也无意再多待——她还想回去找赵掌柜商量话本的事。

    只是,想起渠莹,宜生却临走前却叫了梁氏,单独说了几句话。

    她问起渠莹的婚事。

    说到这个,梁氏脸上满是笑容:“已经选定了几户人家的公子,杜翰林家的二公子,国子监祭酒吴大人的长子,户部尚书李大人的幼子,还有……”

    说到这里,梁氏顿了顿,却是带了些得意,“还有睿王的长子,云霓郡主的哥哥,文郡王。”

    听到最后一句话,宜生心头猛地一跳。“嫂子。”她有些紧张地唤着,“其他三位公子还好,最后这个……皇家之人是非多,莹儿性子温和,怕是应付不来。再说那文郡王将来说不定……就是现在,也肯定有许多

    妾室通房,莹儿嫁过去恐怕会委屈。”

    梁氏一听,脸上还不显,心里却有了些不悦。皇家自然是非多,但皇家也是富贵窝,况且渠莹又不是入宫,要跟那无数美人争抢已经是半个糟老头子的皇帝,而是嫁给年纪相当,风流倜傥的文郡王。这其中的差别可

    大了去了。渠家虽清贵,但门第也不算顶好,渠莹能被睿王妃看上,那是她女儿的本事,就像当初的她一样。若不然,京城还有那么多长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