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六十章 超强台风(第2/3页)  越境鬼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求从这一天开始,中央和地方都要向防灾、救灾方面倾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但受到警告的各级政府都没有真正重视,历年来都要经受热带风暴洗礼的各级官员神经早已经变得大条,表面上恭恭敬敬表示一定会服从命令,但实际上却无动于衷,从上而下的各个防灾部门一建立就算完事了,根本就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尤其是在28日这一天中午,缅甸的气象部门对气象卫星监测到的云图进行反复推算,得出台风正在快速向北发展,有极大的可能只是掠过缅甸沿海,从孟加拉国登陆,然后折返向西进入印度境内,因此减轻了灾害预警级别。至此,防灾工作陷入了停滞。

    总理府办公室里,康宁焦灼地看着快步走进的司徒晏:“中方的气象专家怎么说?”

    司徒晏递给了康宁厚厚一叠文件,然后道:“根据卫星反馈的信息,中方专家也基本同意我们气象部门的意见。不过他们还是建议最好疏散沿海的群众,因为不排除风暴中心转向的可能性!”

    康宁摇了摇头:“刚才主席打来电话,询问最新情况,并再次问我们是不是小题大做?要知道沿海的若开邦、仰光省、伊洛瓦底省、勃固省、孟邦、克伦邦和德林达依省是缅甸人口最稠密,农业最发达,工商业也相对较好的地区。这里居住着缅甸近半的人口,如果要转移的话,那将会造成多大的麻烦?不说别的,只是交通运输这一项就会把我们折腾死,更不要说转移到中东部高原地区后沿海群众的吃住问题了。现在东西铁路已经修到了掸邦,但距离全线贯通起码还需要一年,高速公路虽然通车了,但缅甸有多少运输车辆可以派上用场?”

    这时柳逸青和郑怡从外面走了进来。

    显然是听到了康宁的话,柳逸青有些沮丧地说道:“除了这些外,还有民众的态度。和各级官员一样,沿海居民自小到大,不知道要经历多少台风的洗礼,并不认为这次的台风有什么特别的。我们缅东卫视派去采访的人大多对政府兴师动众不以为然,如果强迫搬迁的话,可能会带来非常消极的影响。”

    这次郑怡和柳逸青一样,也担负着舆论宣传的重任而来,显然她在工作中也受到了不少的阻力:“没错,从地方官员到民众都对我们的宣传很反感,有些地方的工商业主还想到法院去告我们,说我们散布谣言,破坏他们正常的生意。可悲可叹啊!”

    康宁苦笑起来:“更为严重的是,如果灾难真的发生了还好说,一旦风暴只是掠过附近海面转移到孟加拉国和印度去,那我这个总理就难以下台了......这样吧,既然大家都讳疾忌医,我们也没有办法,从今天开始你们也不用去采访规劝民众了,只是多在媒体上请专家学者谈谈热带风暴的危害,着重强调在灾难来临前保护自身安全的问题。该做的我们都做了,如何选择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郑怡和柳逸青点了点头,又谈了一会儿其他事情,才和司徒晏一起离开。

    十分钟后,桌上的电话响起,康宁接过电话说了几句便挂断走出办公室,向国务秘书交代了一些事项,然后带着李氏姐妹和司徒晏离开了总理府。

    乘车刚回到第四特区政府驻仰光办事处大门,小段就指着大院里的众多轿车惊喜地说道:“师兄他们都回来了,今晚又可以找他们切磋一下。久了没活动,全身都觉得痒痒的。”

    康宁笑斥道:“这次他们回来都有正事要做,就算练习也要等事情忙完再说!”

    这时站在小院里的陈扑、穆臻、潘少群、郭鹏、阿彪、阿刚等人已经看到了康宁的坐车,他们一起迎向小车,车刚停稳车门就被阿刚从外面拉开了。

    康宁钻出小车,笑着向大家问好,眼角的余光却瞟向了自己的三号楼。阳台上郑淑仪、苏芳和卢静正坐在一起喝茶聊天,看样子很投契,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