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一十六章 对抗与妥协(第2/3页)  越境鬼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获得了不少尖端的制造技术。其中有件事我也不瞒你,俄罗斯的两位火炮专家和乌克兰的三位枪械设计师,已经在我们特区的兵工厂里工作八个月了,我们的相关企业受益良多。今年我们还从乌克兰一次性地购回了十二架米171直升机,虽然其中有八架是翻新货,但是平均单价也只有三百四十万美元,比起你们组装的米171的四千五百万人民币要便宜多了;此外,在我们的里兰岛,四艘乌克兰产的轻型巡逻快艇的翻新工作早已完成,试航完毕后立刻进行了舰炮、雷达系统等武器装备的晒装工作,目前已经接近了尾声,很快就能在乌克兰退役海军教官的指挥下服役。我说的这些情况对你老没有一点儿触动吗?如果没有的话,那么我再向你老汇报一件事情,我们的装备部副部长唐云龙应俄罗斯和乌克兰几个‘企业’的盛情邀请,目前带领我们的一套人马正在俄、乌两国进行秘密访问。此次出访,是在缅甸中央军委默许之下进行的,还给予了许多额外的关照。我给唐云龙下达的任务和权利是:一年之内花完十亿美元,并可签订未来三年、总共价值高达二十亿美元的装备和技术转让采购合同。”

    杨清泉和两位助手听了大吃一惊,张大嘴巴半天合不拢来。路远方更是惊呼出声,不可置信地望望康宁,又转向甘少铭。

    当看到历来诚信实在、说一不二的甘少铭微微点了点头,杨清泉等人就知道康宁所言没有虚假,并且从军方获得的情报显示,俄罗斯和乌克兰甚至包括军工企业落后的印度,都像苍蝇似的紧盯着缅甸这个军火市场不是一天两天了。

    杨清泉感到无比的惊讶,心中更是升起了诸多疑问:康宁部哪儿来的这么多钱购买武器装备和技术?明明身在缅东,却悄悄地发展缅甸西海岸的海军势力,康宁集团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远景计划?

    康宁看到对方沉默不语,摇头苦笑了一下,降低声音和气地说道:“我们如今改进后量产的冲锋枪、突击步枪等装备的生产原料,绝大部分都是从乌克兰购进的,其中的多项关键技术也是在人家的专家指导下我们才最终掌握的,而且现在我们军工企业的某些制造设备估计比你们所拥有的还要先进——这些都是一年多来我们历尽千辛万苦、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分别从欧美各国秘密购进,国际上对国内进行了技术装备的严密封锁,可是很多国家却没有对贫穷落后的缅甸进行封锁,而且我们还另有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安全高效的采购渠道。因此,我觉得我们相互间的合作对彼此都有好处。三叔,你还记得我们把击落的黑鹰直升机原封不动地交给了你们吗?我想虽然国内对黑鹰机的制造技术望而兴叹,但是多多少少还是能够从中获得很多益处吧?”

    杨清泉静静地看着康宁,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他真的没有想到,康宁的步子竟然迈得如此之快,财力如此雄厚!他既惊讶于康宁年纪轻轻就有了这般城府,又对康宁的勃勃野心深感忧虑。如今看来,康宁根本就不满足安居一隅平稳发展,而是早早地就有了完整而又严密的扩张计划,再联想到康宁这一年来政治地位的迅速提高、近期辖区的快速扩大、对缅甸国民经济领域的大规模渗透和控制,杨清泉就明白眼前这位看似文质彬彬人畜无害的侄子,绝对不会停下阴谋扩张的步伐。以康宁固有的性格、复杂的人生经历以及紧密团结在他身边的整个强硬团队来进行分析,杨清泉顿感深切的担忧,一种从未有过的失控感和失落感油然而生。此时的他,实在无法判断放任康宁部发展下去究竟是祸还是福?更让他恐惧的是,很有可能在将来掌握缅甸军事和经济实权的康宁,会不会与祖国和民族的利益背道而驰,越走越远?

    此前,杨清泉也从总部无时不在的高效情报网络中,获知康宁在访台之际,已经秘密派出数十人的军事进修团队,隐身于台军新竹空军基地进行直升机驾驶和维修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