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六十八章 必须的战略转移(第1/4页)  越境鬼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坐落在泰缅边境城市大其力东面两公里的莲花池不是什么池塘,而是一个新村的名字,因其地到处可见的五色莲花而得名。

    莲花池原本是只有一百多户人家的无名小村,居民大多为掸邦的摆夷族和流落此地的华人,依靠加工木雕工艺品、采摘莲子和种植花卉为生,“华青社”老大樊刚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涉足此地,看到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池塘遍布的幽美环境,心里突然涌出一种莫名的亲近感,于是就通过大其力市市长貌林潘,以一万美元的价格,整体买下了这片约六平方公里的区域,随后大兴土木,终于建成了自己位于缅甸的老巢。

    康宁漫步在荷花盛开的池塘边,看着身边的垂柳和不远处掩隐在山水之间的一排排崭新缅式吊脚楼,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

    “这个地方选得很不错,依山傍水,郁郁葱葱,翠竹巨树,安全隐蔽,还建起了美观实用的小码头,真有几分人间仙境的味道。难得你有这眼光。这里与你那美塞城西大院相比,更为自然静谧,一南一北隔着美塞河遥相呼应,构成了你们‘华青社’跨越泰缅国境的两大据点,对你们将来的发展非常有益。”

    “这里的规划也非常合理,民居大部分都建在环山脚下,充分节约了土地和空间,方圆大大小小十几个池塘也造得古朴自然,两条小溪把这些池塘都连接起来,死水变成了活水,架起十几座漂亮的门廊式小桥,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绝佳的风景,构思相当巧妙。阿刚,中间那凸起的小山包上正在修建的高大楼阁是什么?我怎么觉得有点儿像是寺庙啊?”陪同康宁一起前来的丁延年好奇地问道。

    上唇已经蓄着漂亮胡子,整个人看起来更为干练的樊刚点了点头:“正是寺庙。去年年初买下这片土地时,村里的绝大多数人家都不愿搬迁,梓颜和我商量之后,决定干脆做些善事,为村民们免费盖了新房并组建了一个花木工艺公司,充分利用这里的土地、池塘和山上的竹木,大搞苗圃和竹木工艺品加工。去年底,梓颜临走前又把一个玉石加工车间建在了西面的大道口,五百多原住民全都有了工作,商品都卖到我们在大其力和美塞的各个店铺里面去了,生意很好收入也高,村民们也从抵触到拥护,一百五十三户人家全都自愿加入了我们‘华青社’结社自保,所以我根据村民的要求,在他们认为风水最好的地方建了这个寺庙,让信佛的乡亲们有个拜祭的地方,同时也是发展旅游业的需要。如今这里已经是大其力政府极力向外推荐的旅游景点,春节后连接市区的两公里大道就将竣工,大其力市长貌林潘上校和我商量之后,决定把村子定名为‘莲花池村’。村长是祖籍湖南衡阳的李叔,他和去年跑到南洋定居的林民贤一样,都是当年从西双版纳跑过来加入缅共军队打游击的知识青年,缅共分裂后李叔就带着新婚的老婆隐居在了此地。”

    康宁听完阿刚的介绍,显得非常满意,对阿刚的成熟与进步更是感到由衷的欣慰。很少有人知道,这个风景秀丽的世外桃源,其实已经成为了“华青社”毒品贸易的重要集散地。樊刚充分利用社团地处泰缅边境的有利条件,将危险重重的毒品交易地从泰国悄悄转移到了缅甸。虽然说只是一河之隔,但是从安全性、可靠性、隐蔽性和持续性方面来讲,都能极大地规避风险,不但使得“华青社”在泰国的数亿美元产业逐渐走向合法化、正规化,还能很好地利用第四特区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依托和护佑,在大其力政府的大力协助下漂洗毒资,发展壮大。

    如今“华青社”旗下的“缅东华青投资集团”,在缅甸大其力已经拥有旅游、商贸、房地产开发、建筑工程、玉石工艺品加工公司等十家龙头企业,拥有大其力到孟帕雅这八十公里二级道路的承建权和十六年的收费权,并获得了大其力市连接西面边境重镇孟敦和孟扬的一百一十公里道路的建设承包权,一跃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