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六十四章 造势(爆发第二更!月票急急急,兄弟们加油!)(第1/3页)  越境鬼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特区巨大的改变,引来了周边各大势力的瞩目,大力推动特区“改革”的《民生报》,终于成为发行量超过五千份的日报,在极力歌颂康宁政府和军队功绩、推动整个特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非常客观地报导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对民声的真正反映,使得《民生报》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喜欢和支持,原本四版的报纸,如今扩大到了八版,办报水平也越来越高。

    勐拉城原有的《东方日报》,被特区政府以两百万元人民币的代价从林民贤手中收购回来。这个只有几台简单印刷设备、一个占地不到五百平米的小小报社,正式更名为《东方画报》,愿意留下的从业人员全体迁往万岗城,一起并入了《民生报》社,原址则被利用起来,扩建成为了勐拉市警察局。

    称病不出的林民贤看到铺天盖地的政治宣传,一时间心情无比的沮丧。

    此刻他手中的报纸上,康宁、潘少群、石镇等人的大幅照片和精彩访谈,让他神色黯然,如坐针毡,特别是没有经过林民贤同意就快速公布的《勐拉市三年发展规划》,得到了三万勐拉市民的热烈欢迎和衷心拥护,这就等于是向万民宣告他林民贤已经被彻底架空了。如今,勐拉市长的衔头也和特区第一副主席的衔头一样沦为了虚名。林民贤从来没有一次像今天这样深刻体会到舆论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足以让他心惊胆战、噤若寒蝉。

    让林民贤颇感安慰的是,除了两大宾馆之外,康宁收购他的每一项资产都没有讨价还价,只要林民贤开口,康宁就如数照付,几十处产业为林民贤带来了多达一亿两千多万人民币的收入。

    对于这意外之喜,一直捂紧钱袋子的林民贤清楚地知道,这是康宁采取的一项温和的策略,用金钱来逐步换取自己手上的权力,同时也是给自己留下一条体面隐退的后路。

    这种无声的告诫,让林民贤感到欣慰之余,又无比的沮丧和沉重。他明明白白地意识到,自己除了拿着大笔财产慢慢淡出这个权力圈子之外,再也没有其他路可走。

    与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林民贤相比,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被破格提拔重用。

    民政事务局局长兼特区主席助理潘少群脱颖而出,肩负着规划和管理实施勐拉地区四县九区改革的重任;原特区军队参谋长廖荣升任了强大的独立师副师长;一批原本被压抑在底层的德才兼备的工作人员,职务也获得了提升,他们被组织前往孟雷城的“第四特区行政学院”进修三个月,结业之后将分赴各地任职。

    最令民众满意的是,自己有了一个大公无私、英明果断的新主席,有了生存的保障。在第四特区,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免费的医疗;孩子们可以获得免费的教育;受到官员们不公正的对待后,不像以前一样只能忍气吞声,现在可以理直气壮地去警备司令部的监察局投诉,立刻就会有全副武装的官兵陪同前往核实和解决。这是之前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虽然目前的医疗起点还很低,匆匆组建的医院里往往人满为患,但是人们对生活有了盼头,对未来有了信心,因此对新政府和康宁的拥护达到了从未有过的程度。

    云南西双版纳州州长蒙达放下手中还带着墨香的第四特区最新一期《民生报》,意犹未尽,又拿起第一期创刊号《东方画报》,滋滋有味地逐页翻看。

    州政府的官员们围坐在蒙达周围,静静地等待他的意见。

    根据省委最新下达的指示,他们现在要开会讨论的是邀请第四特区主席康宁来访的日期和事项,同时借此机会,积极探讨双边的经贸合作和建立更为紧密的、规范的全方位合作关系。

    蒙达放下手中的画报,大声说道:“各位,这些报纸和画报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到了,第四特区的发展速度,远远地超出了我们此前的想象,我这里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