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卷 补天裂 第一百三十七章 传金柝(一)(第2/6页)  宋时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源源不断的支应粮草。这个时候就必须从江南荆湖甚而剑南等处征集粮草,然后组织运送到汴梁来。这又是一桩极其麻烦的事情。

    除此之外,就是现在虎踞陕西,态势举足轻重的西军团体,也要顾及得到。虽然小种对这场战事还在观望当中,麾下也是意见纷乱,远远没有统一起来。不过借着备战由头,向朝廷中枢要粮要饷却是毫不客气,而且叫得震天响,似乎朝廷再不接济,西军就要上下瓦解,再也不能为朝廷出力了。到时候不要说女真鞑子,就是西贼也将会衰而复振,一口气杀到关中来着。

    对于西军,这个时候燕王态度,自然是尽量安抚敷衍。但有所求,打个折扣也得尽快供给。这如何又不是一桩极大的麻烦事情?

    大宋官僚体系,叠床架屋,互相牵制。本来就不以高效率著称。此前大宋也没有打过这场绵延千里,规模如此巨大的战事!再加上两次宫变让朝中职位差遣为之一空。不少人都冷眼旁观,看萧言临时搭班子凑出来的这么个朝廷中枢,能撑几时就要告运转不灵,最后直至牵累前线战局!

    不过出乎他们意料的是,那些留用延续至今的前朝诸公不论,白时中以降,拱手画诺而已矣。萧言安插在朝中两个最为要紧的人物,一个方腾在东府掌重权,一个左聊寄以燕王幕府长史身份同时兼权发遣陕西河东河北提调转运大使。

    两人都是年富力强之辈,放在要紧位置,都焕发出耀眼光彩。方腾每日忙得不可开交,真可谓是口述判词,手不停笔。每日堆积如山的种种文报表章,处理得妥妥帖帖。并且以极大威严压着汴梁的官僚体系不得不跟着他飞奔而前。要知道萧言给汴梁都门留下了一彪数千人马,只听方腾一人号令而已矣。正好方腾也有东京四壁防御使的差遣,号令军马,名正言顺。而方腾在这要紧关头,也毫不吝惜动用此等权威!

    但凡有官不称职,方腾正在东府,马上就能炮制出一份夺职问罪的公文出来,发往东府请诸公画诺,然后甲士就能带着正式公文上门去了,请这位人物到汴梁狱中走一遭。

    萧言斩前枢密如屠一犬,而方腾这位士大夫阶层出身之人,一旦用事,竟然也是如此酷烈。背地里不知道多少人将此二人恨到了骨子里,暗中祷祝,只盼着两人早早暴毙!

    不过祷祝一时还未曾有灵,萧言在河东前线仍然活蹦乱跳。而方腾每日仍在大队甲士簇拥之下来回奔走,处理种种桩桩繁难之事。而汴梁官吏,也只能忍受如此淫威,被驱使得团团乱转。

    而左聊寄在政事上,远远没有方腾这种天分。对于大宋盘根错节的官僚体系,遇到问题根本不知道该负责的到底是哪个机构。可是左聊寄的长处就在于财计之事,积千累万,分毫不爽。燕王聚敛的家当在他手中,与国库同时支出,一起要供应三个战场。要前送要后运,工价要折钱,粮米要折钱,饷项赏赐要按照不同标准发放。种种桩桩,如同一团乱麻一般,要是让大宋原有官僚体系运作这等财计事,不用说滑吏就要上下侵吞其间,十分的支出能有三分用在正项上面就算不错。

    可左聊寄就是将这繁难之事料理得清清爽爽明明白白,锱铢必较。燕王家底他心里清楚,抄了两次家加上拉大旗做虎皮所谓债券聚敛来的钱财,实在可以动用的不过两三千万贯左右。还有些不动产这个时候变卖折现也不容易。而国库不过是在勉力支撑,随到随解,每月不过能拨出三四百万贯就算是不错了。都门那些禁军产业,受到大战进行的影响,进项也是大减。

    真论起来,没有行伐燕捐的这场与女真决战,家底竟然还不如童贯伐燕战事那么厚实!要是还任着以前那种上下一起侵吞方式管这个家当。打不到半年燕王就得打得家徒四壁,后续供应不上。

    而左聊寄就以极大精力投入,近乎于明察秋毫的管着这么一大摊子的财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