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卷 汴梁误 第一百七十八章 霹雳(五)(第2/6页)  宋时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原因无他,几十年来在汴梁城都未曾见过这般场面了。上一次汴梁城如此混乱,还是辽人大军深入河北,朝中战和未定,真宗计议南巡以避,城中百姓纷纷逃难,而四下又关闭城门,激起好大一场骚乱,动用禁军弹压才平复下来。

    现在禁军远不如真宗时侯的军将士卒,而花朝之节,城内城外再怎么也没想到突然有这么一个场面,手足无措,才造成这般没人能有所举动的局面。

    城墙上头满满当当的全是人,多少都是附近闲汉,探着头看城下热闹。

    而城下队伍乱纷纷的秩序也未尝好到哪里去,大家嗡成一团,看到城门闭锁,谁也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就是沿途一直高呼的口号之声,不知不觉的都低落了下去。

    一时间城墙上下,只听得见火把噼噼啪啪烧燃之声。

    城上一个门军,也许还是个十将押衙之类的小使臣,一边终于想起赶紧遣人去通禀相关军将,一边壮着胆子朝城下呼喝:“兀那来的何人?趁夜进迫城门,可是想作乱不成?早些散去也还罢了,等到大军开出来,大家后悔可就晚矣!”

    陈五婆一直在队伍前头,不过这个时侯他已经无法有所动作了。基本上就是萧言导演的这场大戏当中的一个招牌兼观众。他身边的那些号称东宫宿卫班直的汉子已然越众而出。

    他们自然就是萧言精选出来的扈卫了,这些扈卫当中,有西军出身的,也有燕地出身的。共同特点就是不管出身为何,与这个以萧言为首而形成的新兴团体已然紧密不可分,对萧言忠心耿耿。萧言一声号令之下,当真什么事情都敢做。朝廷对他们这般赶尽杀绝,不给他们一条活路,为大宋拼死血战朝廷就当是虚屁。大家都是手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命的,真正见过血,死里逃生数次,桀骜凶悍的军汉,还有什么事情豁不出来?

    说起来这就是晚唐军镇军阀的雏形了,在大宋法度渐渐崩颓的年月,坐拥强兵实在是很容易形成军阀或者近似军阀的将门世家格局。北宋如果不灭亡,西军会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的局面,实在难说得很。就是后世南宋,南渡之初各将自行其事,朝中只能安抚自不必说。后来统治渐渐稳固,南宋朝廷令行禁止之处,无非就是现今江浙闽粤一带。湖广四川,江淮屏障,都是镇将威风超过朝廷权威。镇将接任也类似与晚唐时侯的留后制度,尤其以四川一带为甚。要不是始终有强敌在北,镇将还要依托朝廷控制的江南富庶之地源源接济,会不会闹出藩镇割据也难说得很。

    中枢因为党争威权消弱,对武臣压制渐渐维系不下去。出现武臣辈反弹的局面,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现在萧言,看似就走在这条道路上。而他手里使出来的这些军汉,对他也是忠心跟随。唯一的区别就是,萧言是想做一个宋末军阀以自固,还是想获得更大威权,重整这个河山,挽救其末世危亡的命运!

    一名扈卫越众而出,这名亲卫是胜捷军出身的,天生惯打各处乡谈。汴梁土音也说得惟妙惟肖。当下就吐气扬声朝着城头大呼:“俺们是东宫班直宿卫!奉太子号令去拿下祸国乱政的南来子萧言,现今这南来子已然遁入汴梁,准备挟持圣人嘉王,以乱朝纲。奉太子号令,领军入城勤王!城上人还不开城门,难道也是与那南来子一党么?”

    城上城下,都发出轰然惊呼之声。

    城下那些猬集着想入城报信之人,此刻才知道今夜这池水有多深。连宫变的戏码都出来了!说萧言这南来子有这么大能量,打死他们也不相信。可是又牵扯到嘉王,这事情就麻烦得很了,谁知道这政争已然闹到了哪一步?

    这些对大宋难得还有些忠勤之心,漏夜准备飞奔入城报信的人等,未免也有点灰心。这朝中党争,越来越没有下限了,现在连这种武力手段都用上。自家还奔忙个什么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