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卷 汴梁误 第一百二十五章 禁军财计(四)(第2/9页)  宋时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望,必然更上一层楼,将来地位只有更高。他一个南来之人,一向作为给人的观感就是愿意拿命去拼功名。这也正是他所求的。

    以他沉浮宦海几十年,阅人无数的经验,萧言这番表白实在是无可挑剔,很有成功的可能。再加上这是官家的意愿,自己一生就未曾拂逆过官家的心意,这次总是要配合萧言行事的,无非就是出力大小的区别。现在看来,差不多是要拿出自己剩下不多时日里面的全部气力了。

    到了这个时侯,大方向定了,高俅才肯和萧言谈谈条件。他轻声道:“高某手下,自然有几个在禁军当中心腹任职之人,禁军一应情弊,他们也自然少不了。显谟要敲山震虎,这些高某心腹之人自然是最好的配合显谟行事的人选............为国出力,自然是没什么的。可是总要对他们有个交代............至于小犬,显谟还是莫要过于抬举,他是没什么大本事的,能安心守户足矣,此间事,不必牵扯到小犬身上。”

    萧言一笑,一直憋着的一口气总算是松了下来。好容易说动了这位高太尉!这位高俅,哪有半点水浒传上跋扈骄横糊涂的模样,其貌恂恂,其言侃侃。思虑周详细密,不是个容易打交道的。要是还在他全盛时侯,自己是说不动他的,高俅要么就直接顶回去,要么就干脆自己将这个差使接下来了。现在自己不过是欺他将死,放不下身后事,再加上对赵佶所欲之事已经有心无力,只有让自己行事。方方面面综合在一起,才终于让这位高太尉愿意上船。现在总算是开口讨价还价了!

    这方面就不必让这病得快死的老头子浪费口水和不多的精力了,自己开价一向大方。在一众手下看来,这就叫做他萧某人的大气魄。

    “............太尉说哪里话来?但凡是愿意配合萧某人行事的,绝不会让其一家哭。就算仕途稍稍有些干碍,圣人也是简拔在帝心的。起复是一定的,再超迁几转也未可知............况且此间行事,不需要什么横班人物,指挥使虞侯使这等人物用来做个由头便已足够.........萧某人再许他们一人十万贯债券,总能稍稍慰高太尉心腹之心了............至于世兄,太尉实在是太过谦抑了,我与方中散都与世兄打过交道,世兄年纪虽轻,但是气度开阔,更是熟知禁军内情事。此间若是得世兄为助,为官家行整理禁军财计事,武职转为文资,在枢密院得差遣行走,也是自然的事情。但萧某人在枢密院一日,当与世兄同休戚!”

    说到自家儿子将来,高俅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一丝关切。听到萧言许诺,忍不住微微点头。自家班底安排倒也罢了,本来由之生事就不必动到横班之辈人物的头上,都是由下面开始敲山震虎。中层武职官,十万贯债券也抵得过了,更不必说还有起复的机会。自家儿子武职转文资,入枢密院行走,却是要紧。以他太尉之尊,自家儿子不经东华门唱出,或者不曾有什么特殊劳绩,也只能顺而荫补一个武职官而已。现在正是官家需要萧言为他理财的时侯,在枢密院可以开衙署,辟僚属,自家儿子助力行事,再有他在天子面前的情分,转资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就比挂着一个武官衔头好到天上去了。身为文臣,按序升迁,家业总是稳稳的了,大宋善待文臣可不是说说而已!

    其他的好处更不必说,萧言都说出此事同休戚了。他是理财圣手,此次生发出多少,除了应奉官家之外,只要自家的班底在,萧言总要依靠他们,分给自家儿子的那一份绝少不了。但是这些话未免铜臭气太过,哪怕私下密会也不方便摆到台面上说,大家意会就成了。

    当下高俅只是喃喃谦虚:“太过,太过了............如此安排,让高某实在如何克当?”

    萧言大度的摆摆手:“太尉当不起,这禁军当中,又有何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