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在座的这些人一眼,随后张明伟把目光看向崇祯皇帝,认真地对他说道:“陛下,在我的家乡有一句话,叫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要一起抓,两手都要硬!对此,也是有很大的教训,一如当下的大明,百姓的物质丰富起来的时候,更是要注意这点。” 他的用词,对于习惯了和他说话的崇祯皇帝,或者朱媺娖来说,倒是能理解的。但是,周皇后就懵了。 而且,听到张明伟这话,周皇后那是一肚子的怨气。 她这个女婿的来历,哪怕到了如今,她还是不知道。 甚至崇祯皇帝还给她亲自交代了,这个女婿的来历要保密。皇后这边,崇祯皇帝答应,在她临终之前会告知。 说实话,周皇后是真得纳闷,有什么来历,至于要这样保密么?、 就算来自蛮夷之地,她也不会歧视,又有什么不可说得呢! 总之,她想不明白。 此时,听到张明伟说他家乡的事情,顿时,她那两只耳朵便竖了起来,全神贯注地倾听,分析,就想自己猜下,看能不能把这个女婿的来历给猜出来。 崇祯皇帝那管周皇后这边如何,他全部的心思,也都在了张明伟身上,当即好奇地问道:“很大的教训?” 从这句话来说,那就是后世有过这么一段经历了。对于这种实践过的事情,他当然非常有兴趣问个仔细了。 张明伟听了,点点头说道:“对,有一段时期,我家乡的百姓,就和大明刚结束乱世那个时候一样,百姓都很穷。为此官府便想着办法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能富起来。可以说,是全力投入这个事情当中。最终,百姓的日子,也是一年比一年过得好,一年比一年富裕……”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表情变得更为严肃起来,声音也提高了一些说道:“但是,因为都是想着赚钱而忽略了其他,最终很多人都掉到了钱眼里,人心之中,唯有金钱。人与人之间,以钱财多寡而论之!这风气一坏,很多事情就坏了!为此,官府不得不又下大力气重新引导风气……” “这段时期和我大明如今这情况很是相似,必须吸取我家乡的教训,再带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同时,也一定要注重风气,不能什么都以钱论。”张明伟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佩服之色道,“太祖当年或许就认识到了,因此早有定策。” “哦?”崇祯皇帝心中过了一下,没有想起来,便疑惑地问道。 之前的时候,张明伟和他提过,根据赚钱多少,分不同档次征收赋税,名为个人所得税。富人要多征,穷人少征,以抑制贫富差距。 可是,谁钱多,谁钱少,谁也不会摆到明面上来。这个时候,有没有先生所说得互联网,无法得知具体的个人钱财,如何实施? 张明伟见崇祯皇帝还是不知道,便微笑着吐出了两个字道:“礼制!” “啊?”崇祯皇帝一听,失声而呼,随后便恍然大悟。 大明太祖朱元璋就有言:“礼法,国之纪纲。礼法立,则人志定,上下安。” 因此,他下了大力气,征集了一大批儒家学者,在洪武三年九月,著成《大明集礼》五十卷:“其礼准五礼而益以冠服,车辂、仪仗、鹵簿、字学、音乐、凡升降仪节、制度名数,纤悉毕具”。 用通俗的话,就是什么人穿什么,住什么,用什么等等,都有了规范。 但是,所有的这些,从大明中期开始,随着经济的发展,慢慢地就礼乐崩坏,上上下下,谁也不把这个当回事,人心败坏,也随之开始。甚至就连崇祯皇帝,一时之间都想不起来这个礼制。 举个例子: 开国之初规定百官皆可乘车,但严禁武官乘轿,文官三品以上方准乘轿。 等到了明末时候,日晒雨淋的,谁傻,武官也坐轿了! 商人有钱了,也学着当官的派头搞起行头,吸引眼球。百姓见了,不再羡慕某某寒窗苦读而得官身派头,而是转而羡慕有钱人,想方设法地搞钱。 明朝中前期,但有灾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