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0章 爱就一个字(求订阅)(第1/3页)  拼搏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六上午,吕冬从大学城接了宋娜,拉着她去吕家村。 “我衣服行不行?”宋娜多少有点紧张:“你看哪里有不合适的,提前跟我说。” 吕冬转头看一眼,相比起在学校,宋娜穿的朴素不少,灰色的呢子大衣加牛仔裤和运动鞋,平时散在脑后的长款波波头,也特意梳起来,绑成一个短马尾。 “挺好。”吕冬随口说道。 宋娜还是不放心:“认真点。” 第一次去吕冬家里,忐忑不安肯定有。 吕冬空出右手来,轻轻拍了宋娜的手一下,说道:“我妈,我大伯,我嫂子,你见过不止一次,有啥好紧张的。” 宋娜深吸一口气:“这能跟以前一样?” 桑塔纳轿车来到高速公路桥洞,吕冬立即放慢车速,桥洞不止位置低,下面更是坑坑洼洼。 宋娜抓紧扶手,好奇的看:“就没人管?” 吕冬摇头:“谁管?” 只能说任何东西都有其两面性,高速路方便大交通,下面的桥洞子却成为乡村间的一大祸害,由于没有任何配套的排水,但凡下雨就是汪洋大海。 至于维修?吕冬倒是每年听说不少消息,地方上认为该高速集团管,高速集团认为是地方上的路,两边不停扯皮,一扯就是十几年,到头来也没人管。 宋娜在成长,见过很多不好的一面,尽管吕冬没有细说,却也大致明白他话的意思。 来到刘湾路口,宋娜看一眼路口东边的村庄,问道:“这是刘招娣她们村?” 吕冬应一句:“这就是刘湾,刘招娣她爹是大队书记。” 宋娜嗯了一声,看向正前方,前面有座村庄出现,上次吕春结婚来过一次,但与这次过来体会完全不同。 怎么说?感觉比高考看成绩还忐忑。。 村庄门口没有任何标志,一条南北大路直通北边,随着距离拉近,能看到最北头的河岸从中间分开,露出一座石头建成的大桥。 “到了!”吕冬提醒一声:“这就是吕家村。” 宋娜看左右两边,跟其他村不一样,墙上最多的不是“只生一个好”的标语,而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和“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之类的话。 来到村里的肉食店,铁公鸡提着兜从里面出来,正好看到吕冬的车过来,冲他这边招手。 吕冬停车降下窗户:“铁叔!” 铁公鸡不搭理吕冬,从窗户看副驾驶:“小宋,过来了。” 他经常开车去大学城给吕冬送货,也认识宋娜。 宋娜笑着喊人:“叔……” “去吧!”铁公鸡摆动挂着小收音机的那只手:“赶紧去家里。” 吕冬升起车窗户的时候,宋娜听到收音机响起的歌声,跟着哼唱。 “爱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承诺一辈子,守住了坚持,付出永远不会太迟……” 来到小学校附近,从路口往西拐,进入东西道,往西没多远,再往北,就到了吕家村的老街上。 一进老街,跟之前看到的完全不同。 前面基本都是红砖瓦房,老街全是青砖青瓦的建筑,墙头房顶上能见到枯黄的野草,老式的建筑风格加上陈旧的建筑,时光仿佛一下子倒退了几十年。 隔着一段距离,宋娜就看到街边有个门口站着胡春兰、方燕和吕冬的大伯母,知道那就是吕冬的家了。 人都不是第一次见,她稍微调整下情绪,免得太紧张。 这一年多里,宋娜涨的最多的,除了见识和生意经,就是自信。 车一停下,不等人过来,宋娜赶紧开门下车,挨着喊人:“婶,大娘,嫂子……” 胡春兰笑得合不上嘴:“小宋,来了。” 吕冬下车,打开后备箱,宋娜过去拿东西,方燕过来帮忙。 胡春兰和李敏也跟了过来:“人来了就行,拿东西干啥。” 宋娜笑着说道:“就点花生、核桃和瓜子,家里自个种的。” 方燕接下两个兜,吕冬拿了另外一个箱子。 街上不少人知道吕冬谈的对象今天上门,街坊邻居难免出来看。 七八个人过来,吕冬只能挨着介绍:“这是二奶奶,这是婶子,那个是大娘……” 好在大白天,大部分人都去厂里上班,街上人不多。 宋娜本就是农村出来,对农村街坊邻居间懂的也多,不用吕冬多说,就按照吕冬介绍的挨着叫人。 二奶奶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