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8章 规矩定在前面(求订阅)(第2/3页)  拼搏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无穷后患,不如一开始就定好规矩。 青照河上游,化工厂所在的那个夏家村,前两年好的不得了,这几年村里整天闹,不同姓的人之间,同族不同家的人之间,因为股份和分红打的架还少? 今年换届,直接干群仗了。 吕家村绝不能成这样。 吕振林思考良久,有些事必须走在前面,做在前面。 回到办公桌后面,吕振林刚想打电话,通知村委和厂里的大股东们开会,但电话拿起来,又放下了。 这事牵扯不到少人的利益,现在不是敞开说的时候,最好先拿出个方案来。 得找有责任有担当有见识的人商讨一下。 吕振林首先想到的不是李会计,不是胡春兰,而是吕冬! 或许吕冬最适合? 吕振林拿起电话,打了吕冬的手机,让他明天过来一趟。 第二天一早,吕冬给杜小兵打了个电话,让他自个继续跑泉南,直接去村委找吕振林。 俩人关上办公室,吕振林以对待同龄人的态度,跟吕冬详细说了昨天考虑的种种。 吕冬之前也没想过这方面,发现确实有点复杂。 “三爷爷,听你这么一说,这个口子真不能开。”吕冬边思考边说道:“这要有个先例,后面能扯出一大摊子麻烦事。” 吕振林轻声说道:“不怕别的,就怕各路亲戚,谁家没有几家走得近的亲戚,等到咱村分红一出,眼馋的人肯定少不了,要是有个现成的例子摆着……” 他没继续往下说,吕冬听得明白,仔细想了一会,说道:“普通户口迁出去的,都是转成非农业,想再转成农业户口,难度非常大,这方面也没法做到绝对公平公正,只要户口买出去启走的,都跟去年分红时一样,不能计入其中。” “如果他们眼热,咱们可以考虑接纳过往村里出去又帮助过村里的人投资咱们村公司,拿投资当股东。” 吕振林微微点头:“我也想过这些,有些人过往帮过咱们村不少,如果他们愿意投资入股,我们双手欢迎。” 吕冬这方面没仔细考虑过,也知道吕振林只是征求他的意见,因此想到啥就说啥:“还有一种户口迁出去的情况,就是考学出去的人,咱这边上大学,强制要求迁移户口。我个人的一点想法,这些人上大学期间,等同于户口在村里,大学毕业如果户口转走,就按户口移出处理,如果户口迁回来,跟以前一样。” 就目前太东来说,在公家单位就业,户籍都是随着工作单位走。 吕振林办过的户籍手续有很多,自然清楚这一点,还想到了另一点:“这样还能吸引人才回流,咱们公司缺乏高端人才储备,目前厂里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暂时还能顶得住,但岁月不饶人,日后的顶梁柱还得靠年轻人。” 吕冬对于社会形势了解不少,就短时间内来说,在泉南和青照这个地方,一家村办企业想要吸引到高素质的大学生不是一般的难。 编制大过天,很多人宁愿去公家单位熬资历。 况且,公家单位正在改制,稳定性是其他单位比不上的。 曾经吕冬身边发生过的事情,年薪三四十万在丈母娘们眼里比不上小学事业编,是真实发生过的。 吕冬边想着,边说道:“三爷爷,这些都比较容易处理,毕竟户籍迁移首先要有接收方,咱们村把好关就行,最难处理的是闺女出嫁。” 吕振林缓缓说道:“都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我觉得这样不成,男孩女孩都是咱们吕家村吕李两家的娃,得一视同仁,但人嫁出去,也不能把集体财产带出去。” 吕冬提议:“这可能涉及一些法律上的问题,三爷爷,你最好问问我八叔,这方面他专业。” 这算是个难题,他也只能说点建议,具体还要村里的一帮人去做决定:“嫁出去的人,只要户口继续留在村里,仍然保有分红权?” 吕振林微微点头:“这也是个法子,我好好想想,先拿个草案出来。” 吕冬又提醒道:“分红得控制比例,不能影响到公司扩张发展。” 吕振林说道:“只有纯利的百分之二十,后面我想着进行改制,便于分配更加合理化,具体我得想得看。” 两人后面又说了不少,涉及到方方面面,后面又把吕建武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