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5章 跑马圈地(求订阅)(第2/3页)  拼搏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劳、永和豆浆和爱家牛肉粉。 吕冬前段时间从报纸上见到,马兰拉面也准备进军泉南市场。 马兰拉面,一拉一大碗,这算是国内快餐连锁方面扩张速度比较快的了。 吕冬还记得,也就两三年的时间,连泉南粮食局都会眼热快餐市场,组建快餐公司金得利亲自下场。 转完回商场办公室,杜小兵和吕冬落在后面,杜小兵问吕冬:“怎么样?” 吕冬直接说道:“老杜,你眼光不错,就选这三间,尽快跟大润发签合同,租下来咱们就开始装修,争取能跟大润发同步开业。” 杜小兵说道:“行,我这就跟他们去谈。” 回到办公室里,杜小兵开始商谈具体租赁的事,吕冬出来透口气,给俩人当司机的吕建仁,拿张纸叼着根烟从路口过来。 “冬子,你看看这个。”吕建仁把那张纸递给吕冬:“刚路口上有人问东问西,我跟他要了一张。” 吕冬看一眼,发现是张肯德基的调查问卷。 吕建仁没吃过肯德基,却也知道肯德基卖的是啥,说道:“我记得这家店跟汉堡皇卖的营生一样,看他们给人发试卷,问问题,我听了一会,好像在问什么附近人员年龄,职业,出来吃饭选择啥的。” 他拍了下额头:“我不大懂做买卖的事,听人问话的意思,肯德基是不是打算在这开店?” 吕冬手里拿着的,就是肯德基的调查问卷,肯德基做前期市场调研的人都出现了,可能也将大润发这片地列入备选了。 七叔真是难得正经一回。 虽然肯德基从做调研到实际确定开店,有一系列程序要走,但吕冬还是觉得,尽快搞定这边为好。 好在老杜已经谈具体租赁的事了。 吕冬让七叔指了下,过去看了看肯德基的人。 还专门充当路人,跟肯德基的人说了几句,回答了几个问题。 以吕冬的实际接触判断,肯德基还处于市场调研阶段。 曾经开过山寨炸鸡店,吕冬多少听说过肯德基开店的准备,前期市场调查是必须要走的程序,还有明确的打分制,比如几个备选地点里面,多一条公交线路加一分,多一条地铁加两分,商场的营业额也有评估分,日均营业额1000万是一档,3000万是另外一档。 还有人流划分,据说开店硬性规定之一,就是每天从备选店门前经过的人流要在1万人以上。 毫无疑问,肯德基的做法能让新店尽可能规避风险,后期运营也有保障。 换成陌生的城市,吕冬在新店选址前,所做的不会比肯德基少。 但在泉南这座最熟悉的城市,他有太多东西能够参考,从而尽最大可能加快选店开店这一过程。 这种优势,即便是肯德基这样跨国快餐公司也不具备。 就像大润发这里,肯德基还在做必须的前期市场调研,吕冬这边已经在跟大润发谈房屋租赁手续了。 到下午下班之前,杜小兵跟大润发这边谈妥租赁,正式签订三间店铺的租赁协议,八十万的房租也预交了定金。 本着用生不如用熟,新店的装修仍然交给谢工的装修团队,保持相同的装修风格。 这边的辐射区域,有大型居民区,有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种学校,还有商业公司和公家单位,三店连开都不会缺乏潜在的顾客群体。 唯一叫人头疼的,就是周围公家单位有点多。 这年头,有些人习惯了吃饭不给钱……不对,是习惯了吃饭打白条。 至于白条的兑换时间,你没有过硬的关系,真能拖成无期徒刑。 好在吕冬不打算做对公业务,公家单位的聚餐或者请客,不可能跑到汉堡皇或者麻辣烫去吃快餐。 吕氏火锅的话,全做敞开式的大厅服务,不会单独设立包间。 这样对公家单位的人来说,私底下个人聚会还行,真要搞对公接待,吕氏火锅档次明显不够。 做对公业务,确实赚钱,还能够大赚海赚。 但风险也大。 搞定历下大润发的新店租赁,后面的两天里,吕冬和杜小兵又跑了几趟银座公司。 下一步,银座率先推进大学城店和北园店的建设,不过今年开业无望,北园店刚开始建设,大学城店进度稍快,准备租用刚建好的会展中心的一座三层副楼。 鉴于大学城这一年多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