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嫡长国本(第1/4页)  元始诸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铛

    铛

    “退朝”

    黄吕大轰然钟响起,伴随着内监重杵高呼,华阳宫早朝退散,众臣纷纷走出华阳宫,迎着斜落的阳光,心头一块巨石终是落地。

    “唉真吓人呐”

    这些臣僚心头不约而同,都浮现出这一念头,自感在早朝走一遭,简直就是在鬼门关晃荡了一圈般,衣襟内外全被汗水浸透。

    荀少虎威之盛,又有绝代武圣之势,当真让这些重臣们战战兢兢,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恍若这一头猛虎随时都会择人而噬。

    猛虎要吃人,可从来都是不问因由的。而且荀少这头老虎可不一样,他可不仅要吃人,还是个连人带骨头,都要细细磨碎的狠角色。

    “一朝功成名就,脚下白骨皑皑”

    这些重臣们出了掖庭,三三两两的四散。在这些大臣之后,太傅上阳朝驻足掖庭正宫宫门之前,面向掖庭甘泉宫方向,神色间一片沉凝,久久不曾离去,心头暗暗的叹息。

    这吕国六卿之位固然尊崇,在吕国十万里疆土之上,堪称为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其极尽显贵曾是上阳朝梦寐以求的。

    但如今富贵荣华唾手可得,却又是另一番感受,颇有一索然无味之感。

    此时功名利禄俱在手中,这让上阳朝短暂的有着一瞬迷茫,但这一点迷茫,随即就被建立更大功业的野望所取代。

    上阳朝心潮澎湃,暗自想着“君侯执掌大权,吕国上下同心戮力,以后定会生变动,以君侯狼视鹰顾之象,豫州必有一场大战”

    “而这就是吾建功立业,名留青史之机。”

    上阳朝眺望着掖庭,荀少从一介庶出公子,成成就了如今大业。以荀少的年纪来说,以后还有着很大可能更进一步。天子至尊太过奢望,但诸侯霸主却有可能。作为荀少的辅佐之臣,上阳朝一定能在青史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哼”

    这时,诸瑜行刚一走出掖庭,就见着定定失神的上阳朝,重重的一哼,道“上阳兄,你站在这华阳宫前不走,莫非是觉得君侯让你做三公太傅,还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上阳朝被诸瑜行一言惊醒,听着这诛心之言,立时吓的浑身一颤,连忙左右看了一看,看到没人注意这里后,方才松了口气。

    上阳朝面色猛地一变,厉声道“君侯隆恩至此,吾等臣子还有什么不满的。”

    “诸瑜老弟勿要胡言,若是让宫中内侍听到,还不走知要传成什么模样,到时君侯震怒之下,害人害己不说,还不知又要引来多少风波。”

    “慎言慎言诸瑜老弟难道不知”

    上阳朝吓得几乎语无伦次,待看着诸瑜行面色忿忿不平,才陡然回过味来。

    “嗯你这是嫌弃你的大司空之职,不及三公的显赫尊贵”

    诸瑜既不承认也不反对,道“吾等自微末追随君侯,一路奋战至今,大战小战无数,马革裹尸,沥尽心血,吾身上六十三道伤疤,哪一道不是为了君侯的江山社稷所留”

    “如果吾只是上卿之位,不入三公之爵也就罢了。毕竟闻老太师是五朝老臣,君侯还有依仗之时,得个第一太宰,节制六卿也不为过。”

    “那宗伯荀不讳乃是最先投向君侯的荀氏之人,用太保之位千金买马骨也说的通。你上阳老兄是君侯第一老臣,资历较比吾高的多,这吾也能心服口服。”

    “可凭什么,凭什么要让功不如吾大,才能也不如吾的鲁子受,为大司马掌握三军兵权”

    一说到此,诸瑜行就满怀不忿,奈何这决定是荀少亲自下的,慑于荀少的权威。诸瑜行就是有再多不满,也不敢在荀少面前扎刺,只能在上阳朝面前牢骚,求得就是一吐为快罢了。

    当初诸瑜行为荀少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