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四三章宣武诸侯(第1/4页)  元始诸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询日,

    吕国三浦之一,泉浦掖庭,凌烟阁

    一名名臣僚大夫着朝服,手中持着一白玉勿板,徐徐踏入凌烟阁大殿。

    这些得入凌烟阁的臣僚大夫们,皆是气足神完,举手投足都气势惊人,每一步伐迈动,都携着非同一般的精神气魄。

    毕竟,有资格担任大夫名爵之人,除非是古老氏族、人王贵裔之流,至少都要有着脱胎换骨级数的修行,才有能力镇守一方,作为一方封邑大夫。

    “臣等,恭贺君上,再定社稷江山,成不世之功”

    “臣等,恭贺君上,再定社稷江山,成不世之功”

    “臣等,恭贺君上,再定社稷江山,成不世之功”

    这些臣僚大夫们,一一伏身叩首,神色中一片肃穆,其三呼之声,徐徐回荡在凌烟阁内外。

    一栋栋宫阁之间,一名名身型壮硕的大戟士矗立宫道,这些大戟士身着黑沉沉的甲胄,血红色的披风迎风招展,一张张面容冷硬的如刀削斧凿一般,为这一座森严的宫廷,再添三分的沉肃之色。

    踏踏踏

    荀少彧一身素袍,腰间玉带鸣环交响,不疾不徐的走到君位前,眸光淡然的接受着臣僚大夫们的叩拜。

    “诸卿,免礼”

    他左手扶着腰间吴刀刀柄,环佩交鸣碰撞,看着殿中诸臣,俨然已有一副强国君主之象。

    荀少彧以天人之姿,横扫数十万大军,其气魄之强悍,纵论吕国历代国君,绝对能列入前三。

    众多臣僚大夫闻言,再度叩首,道“臣等,蒙谢君恩”

    “臣等,蒙谢君恩”一声声谢恩,自凌烟阁内传出,掖庭大戟士们面色沉肃,声震掖庭内外。

    “臣,蒙谢君恩”

    闻渊明矗立众臣之首,挺拔高大的身躯,在殿中极为引人瞩目,尤其闻渊明作为太师,亲身率众臣僚向荀少彧揖礼,更是引得群臣心头震动。

    “诸位,毋需多礼。”荀少彧高坐君位,作为实质意义上的吕国执政,又携带天人威势,其威权之重几乎与当国二十载的吕文侯相若。

    吕国可谓经年大战,荀少彧一步步自尸山血海中杀出一条血路,用酷烈非常的手段,一次次证明了文侯诸子中,唯有他才适合今时今日的吕国。荀少彧身上有着其他文侯诸子,远远不及的狠辣果断,以及超乎众公子之上的魄力雄才。

    不止一次的向吕国国人证明,只有他才能让吕国再度恢复昔日的兴盛之势。

    因此,在荀少彧青杀口大胜、闻渊明西北大捷的捷报,通传吕国诸地之后。哪怕最固执的封邑大夫,也不得不放下桀骜,乖乖的俯首帖耳,任由荀少彧驱使往来。

    尤其是如今,荀少彧已然奠定了自身的君位,在无可抵挡的威权之下,众多臣僚大夫只得在这位年轻君主面前瑟瑟发抖。除了极个别的几位老臣,满殿众臣在荀少彧君威之下,谁敢有丝毫放肆。

    荀少彧的目光扫视着宫阁中的群臣,最后在闻渊明身上稍有停顿。

    他清冷的声音,回荡在宫殿内,道“太师闻渊明三战定西北,削平公子则、公子央之逆,扶保社稷存亡绝续不失,此功莫大焉”

    “此功莫大焉”宫阁中的声音,仍在不断回响着,致使众臣目光纷纷注视闻渊明这位五朝老臣,眸光中不乏艳羡。

    “且辅佐四朝,屡建功勋,百二十载呕心沥血,吾荀少彧深受大恩,吾荀氏子深受大德,可谓吾之宰父耶”

    听着荀少彧宰父之言,闻渊明蓦然下跪,手持着白玉圭,道“老臣,不敢当摄政君如此赞誉,宰父之称受之有愧”

    此刻荀少彧如日当中,不但斩杀宋国司马南公错,更是击溃数十万宋军,在吕国威望之高,让人难以置信。如今荀少彧竟然加封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