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84章 钳(第2/3页)  1255再铸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月1日,峡州,夷陵县。
    “终于到这一天了啊”
    长江东岸的码头区,“三峡汽船航运公司”的经理罗八五看着夷陵城外新立起来的大片军营,感慨无比。
    罗八五原本就是川蜀出身,二十多年前蒙古入侵,四川之地大乱,他随乡人逃亡到长江下游,后来流落到崇明岛,在当地给人当水手过活。再后来,他机缘巧合加入了东海军,一路升职,最后以上尉身份退役。
    他这样的退役海军在航运业中颇为抢手,后来就进入了航运公司中工作。两年多以前,他和一批人被抽调过来,以峡州为核心开始经营三峡航运业。
    三峡段水流湍急,船行不易,通常只能通行浅吃水的小船,还只在
    顺风时行船,险要航段还要拉纤才能过去。而三峡公司配备了特制的高功率蒸汽船,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客服这个困难,运力相比过去强上很多,具备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但是真算下来,公司运营的投资回报率也并没多高,之所以开设这家公司,显然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是为了给下一步的西进探路。
    航路两端的宋元官吏其实对此也心知肚明,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真找茬的话还不知道倒霉的是谁呢,还是装看不见的好,落袋为安吧。
    如今,就到了三峡公司发挥作用的时候了——他们虽然装备的蒸汽船数量不多,但几年下来积累了不少水文数据和航行经验,对于接下来的攻势非常重要。
    现在,罗八五的身后,五艘公司所属的蒸汽船在码头上一字排开,雇工们在上面里里外外检修机器c搬运货物。在更外围的港区中,一批从下游来的运输船已经抵达,它们都是夏国民间的商船,现在被军方征调而来,不久后将在三峡公司的指引下,将第二重型旅以雷霆之势送往上游,攻入四川盆地之中。
    罗八五下到港区里,走到雇员之中,用浓厚的乡音喊道:“干得不错,都仔细些,检查好了我们回家的日子要到了!”
    8月3日,巴东县。
    从峡州到奉节的三峡航段,共有秭归c巴东c巫山三座城池,其中最东边的秭归在宋国掌控之下,西边的其余两座皆在元国之手。换言之,中间的巴东县便是元国临近前线的一座边境城池了。
    巴东旧县城位于长江北岸,依山而建,形势险要,但面积狭小,居民不过百余户。之前吕氏一族经营巴国之时,鉴于巴东的险要位置,又在江南岸择地重建了新县城,设施更完善,人口也多得多。而旧城被改建为一座纯粹的军堡,与新城一北一南,控扼住了长江航道。
    此时,北城临江一面的城墙上,士卒田富正眺望着东边的江面,汗水不住地流下来:“妈呀,怎么这么多大船?!”
    田富自小生长在巴东一带,当年为了吃粮应征入伍成了吕文德的兵,后来变成了巴国军,然后又换了身衣服成了元军。到如今他已经是一员老卒了,一直都驻在巴东没怎么离开过,来来往往的船只见得多了,对夏季乘着东风蜂拥西进的小船习以为常,而大如城楼的海船也不是没见过,可从来没见过如今这般景象——成群结队的大船溯江而上,其中不少船还拖着长长的烟柱!
    他不禁握紧了手中的木弓,又转头看向右侧的一门大炮,喃喃道:“这可如何能对付得了啊”
    巴东旧城一共才四门大炮,而且都是土法铸造的,威力不强,平日唬唬人也就罢了,真临阵对付强敌能有多少用处?
    “轰!”
    正说着,南边就突然一声巨响传来,田富抬头寻去,便见南城之上有一处炮位冒出了白烟,应当是它开火了。片刻之后,江面上被炮弹砸起了一道水柱,但离下游船只还差得远。
    而不久后,为首的一艘夏国驱逐舰船头的火炮发出了回击,炮弹旋转着跨越近两千米的距离,虽然没有正中炮位,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