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3章 继续折腾(第2/2页)  大宋最狠暴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戳的推动工业化进程之外,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也莫过于提高粮食的产量。
    当然,像土豆和玉米之类的高产作物暂时是不用想了。
    赵吉翔那个沙雕把木兰舟等等海船全都付之一炬,想要重建海军,尤其是能够远航美洲的海军,需要的时间可不是一天两天。
    但是没有土豆和玉米,并不代表没办法提高粮食的产量
    管子轻重甲记载了春秋时期的稻谷产量:平均亩产53公斤。
    嵇康的养生论则记载了魏晋时期的产量,约合每亩90公斤。
    而最近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闵宗殿先生发表论文宋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水稻亩产量的探讨,则推算出唐朝时期太湖流域的亩产约合138公斤,宋朝则为255
    公斤,明朝亩产为333公斤,螨清时期约合278公斤。
    嗯,袁圣搞出来的超级杂交水稻亩产是一千公斤,除了养活了种花家十几亿的小兔子之外,顺便还喂饱了一大票狗屁不通的滚着叽歪患者。
    赵桓自然没有袁圣那么厉害,就算赵桓再怎么膨胀,也不会膨胀到自以为可以超越袁圣。
    但是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啊摸着石头过河
    在发展全面火力覆盖的同时研究如何精确打击是摸着毛熊和鹰酱过河,提前上千年就开始研究杂交水稻,自然就是摸着袁圣过河
    尽管赵桓不太懂这玩意,上辈子在皇家学院时也没太关注过,但是凭借着上上辈子混论坛的经验,赵桓好歹也知道点儿大概。
    论坛上不是说了么,杂交出来的水稻其实就像混血出来的婴儿混血婴儿漂亮,杂交水稻的产量高。
    就像是倭奴,倭女漂洋过海来借种的行为不就是杂交
    不行,不能让他们借种,不能让她们把大宋的优良基因带回倭国,应该把来度种的日本娘们儿都扣下,发给大宋的百姓当小妾。
    扯远了,不能光琢磨倭国那些杂种,正事儿还是得研究杂交水稻。
    可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尽管赵桓知道那么点儿大概,但是是杂交水稻这玩意也不是说弄就能弄出来的,除了要选种育种之外,还得想办法铺开。
    而且就算成功铺开了,也有很多问题。比如米价狂跌无论米贱米贵,其实最后都特么伤农。
    当然,当皇帝就得当的舒服,不能什么事儿都自己干。诸子百家里不是还有个农家么
    “所以,农家传人到底在哪儿”
    更多请收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