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无一人是一合之敌(第2/3页)  大宋最狠暴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早就已经安排妥当了,皇伯母尽管放心。”
    “那就好。你能带兵打仗,而且是打胜仗,就不怕他们能翻起多大的浪花儿来。”
    孟太后道:“不过,还有一件事,官家你心里也要有个准备。”
    眼看赵桓有些懵逼,孟太后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放心,不是什么坏事儿。是大理和倭国派来朝贺的使节快要要进京了。”
    赵桓这才放下心来——
    江湖传言,孟太后她老人家最近正在和皇后商量着给自己选秀的事情,如果现在她老人家提出来让自己广纳后宫,那自己是同意呢?还是同意呢?
    “不过,此次进京朝贺的使节里面,没有高丽!”
    孟太后的脸色忽
    然一变,沉声道:“金国原本就是靠了高丽才起家的,纵然现在反噬,高丽跟金国的关系也比跟咱们的关系要近的多,官家不可不察。”
    “皇伯母放心,不过是区区高丽而已。”
    赵桓笑着道:“他们不来朝贺,侄儿也不稀罕。待侄儿收拾完金国之后,他们就知道什么叫做天子之威,不可轻侮了。”
    尽管不知道那些棒子们到底是哪儿得罪了孟太后她老人家,但是得罪了孟太后,就等于得罪了宽宏大量的赵桓,所以棒子们死定了。
    赵桓从来都没把那群连狗都养不明白的棒子放在心上,一群只能夹在大国中间讲究“事大”的棒子,只要自己不像隋炀帝一样好面子,随手就能把棒子给搞死,没什么大不了的。
    赵桓带兵跑路了。
    有了孟太后她老人家坐阵,朝中实在是没什么可担心的,毕竟大宋的太后都是出身将门,在朝中各自都有天然的盟友。
    就像孟太后一样,她老人家不争是她老人家的事儿,但是她老人家要真个较起真的,哪怕是她人家的娘家那边儿没有多大的助力,朝堂上的这些将门也会站在孟太后一边。
    这也是为什么大宋朝的皇帝们为什么在登基的时候都是改革派,而遇到以太后为主的保守派之后就会乖乖的当咸鱼。
    因为保皇派的基本上都是文臣。
    尽管大宋有着以文御武的传统,尽管朝堂上也在不遗余力的打压武将,然而手中握着刀子的将门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万幸的是,孟太后跟大宋其他的历代太后都不太相同,她老人家虽然是保守派,但是她对赵桓这个改革派的皇帝是全力支持,根本就没有拖后腿的情况。
    所以赵桓很放心,在做足了准备之后,赵桓就迫不及待的带兵北上了。
    “宗泽呢?”
    巨大的御辇之中,手拿一本《春秋》的赵桓斜靠在榻上,半眯着眼睛道:“他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种师道躬身道:“启奏官家,宗帅已经率部前往河间府。所臣所知,宗帅那边弓弩齐备,另外还带了两千辆大楯车,想来应该不会误事。”
    赵桓嗯了一声,刚想再说什么,却忽然间皱起了眉头,问道:“怎么回事儿?”
    话音刚落,无心就掀开帘子,躬身道:“官家少待,老奴这就去打探明白?”
    “去吧。”
    赵桓随口吩咐了一句,又接着对种师道说道:“一路上再征调一些民夫,还有泥瓦匠。”
    见种师道不解,赵桓便笑着说道:“等到了析津府,出塞之后便多筑城池,每十日筑一小城以囤粮。金兵不是能跑么?这回朕让他们敞开了跑。”
    想当年,朱老四出塞去砸阿鲁台的场子,当时的户部尚书夏原吉就跟疯了一样喊着要干就往死里干,大楯车准备了三万辆还不算,另外还抽调了无数民夫和工匠,在草原上采取每十日路程就筑一座小城的方式囤粮。
    所以朱老四才能有事儿没事儿就带兵去砸鞑靼人和瓦剌人的场子,直到大明皇帝的地板砖朱祁镇同学上线,在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