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7(第2/3页)  海国英雄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走,已经失了大统,还能坐在那把椅子上么大王是高皇帝嫡子,年最长,起兵靖难,安定社稷,功盖天下,除了大王还有谁有资格继承大统”

    燕王转过身,来回踱了几步,说道“可是崇文小儿毕竟是高皇帝钦定的储君,法统在他不在我,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起义兵是为了夺取亲侄儿的天下,人言可畏啊我本意是做刘皇叔,这不成了曹操了么”

    陈仁孝说“当年黄袍加身,后世有谁指摘那是因为宋祖结束丧乱,立心为民,天下无不感悦,谁会诽谤一位圣君呐天子的圣德是公德,不是私德,只要大康繁荣强盛,百姓悦服,又有谁还记得昨日的崇文帝呐。”

    陈仁孝的话让燕王心中轻松了一些,心中大事计较已定,他转身坐在一张官帽椅上,问道“以大师看来,崇文是逃往句容了章辅有什么消息传过来”

    陈仁孝手捻佛珠,说道“我已经把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查清楚了,崇文帝确实往东逃了,章辅快马来报,也发现了一些迹象。只是天气恶劣,崇文的侍卫之首刘礼又十分狡诈,想擒住崇文没那么容易。”

    燕王看着陈仁孝说道“以你之见应该如何”

    陈仁孝说道“章辅虽然精明过人,可是我北军将士不通地理,不熟人情,连言语都不通,在这江南卑湿之地搜捕几个人,无异大海捞针。臣以为,大王要早继大位,以天子大义行文郡县,画影图形海捕刘礼、刘关等人,抓到了刘礼,崇文还能往哪里跑”

    燕王沉思片刻,喃喃的说道“刘礼刘礼,莫非是故衢国公刘炳琪之子”

    陈仁孝说道“正是此人。”

    燕王说道“我听说浙东流传着一句谶语洋屿青,出海精。传说洋屿是一个寸草不生的海岛,有一年忽然长出了草木,全岛皆碧。刘炳琪正是那一年生人,浙人都说刘炳琪就是海精,他刘氏一直就是海上豪雄,刘礼莫不是要带着崇文放洋出海”

    陈仁孝依然淡淡的说道“大王英明,除了海捕文书,还要力行高帝的禁海之策,片板不得下海只是,大王以藩王身份,如何号令天下当务之急,还是要早登大宝,才能名正言顺。”

    燕王终于点点头,说道“大师所言甚是,马上命钦天监择吉日,我要尽快登基。不过在此之前,我要以监国身份亲裁国政,先收拾了那些挑拨生事,离间骨肉的佞臣再说。”

    停了一下,他继续说道“虽然我还不能号令郡县,但是总可以号令长江水师,你马上给陈瑄传令,让他封锁长江江面,有一艘民船出海,就让他提头来见。”

    陈仁孝躬身施礼,说道“臣,谨遵钧命只是刘氏在京的家眷,要不要羁押起来”

    燕王冷笑道“不必,看牢了就行,我倒要看看刘礼小儿敢不敢跟我顽抗到底。”

    第二天,燕王殿下谒孝陵,祭高皇帝,随后入皇城,以监国身份登谨身殿视事。他下的第一道敕命,就是重申高帝的禁海之策,岛民一律迁到内地,民不得拥有2桅海船,沿海州县一律实行保甲法,连坐法,一人出海,全家有罪,一家有罪,全甲同罪。

    第二道敕命,就是行文直隶、浙江两行省,张榜海捕刘礼、刘关、王惠、李启乾、林养浩等人,同时任命亲信大将李远为直隶应天巡抚,章辅为浙江巡抚,严督地方缉拿要犯。

    一个月后的一个黄道吉日,燕王在华盖殿登基为帝,改元永济,是年为永济元年。同时废除崇文年号,崇文元年改为神武32年,以此顺延。

    刘礼等人带着崇文帝幸运的摆脱了追兵,逃到了高资镇,5里以外就是长江南岸,但是他们只能望江兴叹,一筹莫展。此时燕王监国的封江令已经下达,长江两岸的民船被搜罗一空,水师战船往来巡江,日夜不停,想从长江觅船出海是痴心妄想。

    高资西面40里就是应天府的龙潭,东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