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小打小闹(第1/5页)  无论魏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12年,三月,早春。

    北方的三月开始升温,土壤解冻,春草吐绿,河流解冰。

    官道两边是一片蔓延至天际的麦田,如今正是小麦返青的时节,隔不了多远,便可以看到有农人埋身田中,锄划松土,一片繁忙。

    那麦田里的青苗整齐如划,让人竟有一种身在草原之感。

    一支十几来辆车马的商队艰难地碾过春雨泥泞的官道,向着的北方前行。

    一名长像普通的中年人骑在马上,凝视着官道周围整齐的田地,神色有些凝重。

    “大人,过了乐陵,就是渤海郡了。”精壮的护卫打马过来,恭敬地道。

    张宾点点头,应了一声,突然道“这些,你去问问,这些,是哪家士族的田地”

    那护卫便催马前去询问,又快又返回车队,策马道“回大人,他们说,这些是他们租种的官田。”

    张宾便更困惑了。

    他父亲当过中山守的太守,所以他对农事也知之一二,能种如此整齐的田地,那必是要耧车的,但这些都用得甚少,尤其是官田,都是官府的罪奴耕作,岂能用上耧车这种精贵的农具

    可这么大的一片田地,在短短的播种季节能都耕得如此整齐,那得用多少架耧车才够

    于是,他亲自策马去田边,看到一名老者正在施肥,便笑着前去搭话。

    “老丈,你这青苗甚美啊。”他一派和蔼,“不知这一年收成几合啊”

    这夸奖让那老头瞬间舒服了,道“这可得看天,若是风调雨顺,一亩可得两斛。”

    张宾惊道“这如何可能,那岂不是要比往年多收一半。”

    “不错,”老人摸着胡须,笑道,“这渤海公来治后,传了我等沤肥之法,又兴修水渠”

    他指了指远方的一处水车,带着一点炫耀地道“他们找人平整了洼地,抽水填土,做了许多耧车、铁犁,卖给我们也不收钱,只约定用夏收后的粮来抵,有了这些,若还种不好田,吾岂非白活这半辈子”

    张宾赞叹道“如此,真是德政啊。”

    老人嘿然道“当然,你看我身上,这渤海公才来治了一年多,家中从人便有新衣可穿,你看吾身上。”

    他展在双臂,身上是一件麻袄,有些灰脏,但光是看着,就能让人觉得暖和。

    “这棉花,亦是好物,暖和价廉,家家种上一亩,就能够全家所需,这样的刺史,才是好官啊,能得这样的上官,我等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原来如此。”张宾慨然道,“谢老翁指点。”

    说完,便上马返回,继续行路。

    只是这一路都很沉默。

    但过了没有多久,颠簸的土路便似乎有所改变。

    道路上基本没有了泥泞,而是一种黑乎乎的,不知何物平整的铺在地上,而前方的路上,车马明显地多了起来。

    “那边的车”对面的马车夫扬起了马鞭,指着他们怒道,“行车靠右,这么宽路你们还要排成一排来走,阅兵呢”

    “闭嘴,不得无理”虽然不太听得懂,但那态度是不友好的,张宾手下护卫是石勒手下战士,很久没被这么训了,一时怒从心起,就想上前教训。

    那车夫一惊“你想打人”

    瞬间,周围喧哗的车马行人同时安静下来,齐刷刷地看过来。

    护卫先是一惊,随后更怒,扬手就是一鞭过去“区区一马夫,爷打你又怎么了”

    话虽如些,但他也是只挥了下鞭子,并没有真冲人打的意思,只是不想被压了气势。

    然而,这仿佛按动了什么开关,周围的行人们顿时大哗,一拥而上,将这护卫淹没,并对行凶的护卫饱以老拳。

    而这一幕只是区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