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此心向君君应识(第2/3页)  大唐的旗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是大儒,只是乡野塾师,而且在仆离乡前已不在仆之家乡,不知所踪。”刘錡额头冒出冷汗,忙道。

    “真是野之遗贤。”岑书记也没怀疑,赞了一句,又问道“李太白的那首静夜思,是你改的,还是令师改的”

    “是仆之师改的。”刘錡很想认下,但最终还是推到了并不存在的师长身上。

    “唉”岑书记叹了口气。今日他管此事的另一半缘故就是因为刘錡说的话令他惊奇,可现下得知教导刘錡之师却不能见到,不由得显现出失望的神色。

    “不过那首打油诗是仆自己做的。”刘錡见状,忙说道。

    “哈哈,”岑书记笑道“我自然对不能见到令师感到遗憾,但从你的言行来看,虽你没能学全令师的学问,可才情却学了不少,与旁人皆不同。与你说话,只要你不再战战兢兢,应当也是十分有趣的。”

    “那某就放肆了。”刘錡立刻打蛇随棍上。他只是因害怕得罪了能轻易碾死他的人才谨小慎微地说话,可不是认同了这个时代的规矩。现下岑书记态度很和蔼,他当然大胆起来。

    “哈哈。”岑书记又笑了几声,和他交谈起来。

    刘錡毕竟是后世人,按照一句被用烂了的话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多多少少对后世的文学成果有所了解,对岑书记有不少启发,还算相谈甚欢。当然,岑书记也进一步察觉到了从华夏文学的角度来说,刘錡有多么不学无术。

    不过嘛,在这个识字率极低、碛西尤其低的年代,刘錡这样的已经是难得的读书种子了;再加上他异于旁人却又别有一番道理的想法,岑书记忽然说道“你才思敏捷,只是学识不够;我可以指点你,你可愿意”

    “啊”猝不及防之下刘錡顿时愣住了。

    “傻啊你,还不赶快答应,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福分”李全忙道,而且带着羡慕的语气。岑书记愿意指点刘錡,虽然比正式的学生还差得远,可多少也有师生之谊了。他要是能得到这样的待遇,还用担心去中原得不到举荐

    不过他也没有嫉妒的心思。刘錡已经被他给看透了,算不上多单纯,但与李全常见到的那些人一比就是一张白纸。对于这样的人,李全完全嫉妒不起来。岑书记也是因此起了让刘錡跟他学习一段时日的心思。

    “多谢岑书记”刘錡反应过来。激动地答应道,拍马屁的话也源源不断地喷薄而出,即使令李全露出嫌弃的神色也丝毫不在意。不说别的,单单高节度使幕中掌书记这个身份就值了,更不必提这个掌书记很可能拥有的另一个身份。

    “好。”岑书记的表情丝毫没有变化,只是捻着胡须笑道“既然我要指点你诗文,那我的名字你不能不知晓。我本名岑参,荆州江陵人。你或许听说过我。”

    “听说过,听说过,本朝最知名之诗人。某,晚辈最喜欢岑公的那首逢入京使,尤其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写的极好”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后,刘錡更加激动。单单姓岑还不算啥,这虽然是个小姓,可姓的人也有不少;但能称李白为太白兄的,整个大唐姓岑之人当中只有一个,就是岑参。

    这可是大名人啊华夏有名的大诗人,能名传千古的,能做他的记名弟子刘錡就是这么理解的,想一想都能令他浑身发抖。

    而且他还能请岑参帮忙脱离军籍,甚至能够回到富足的中原,不在碛西这个危险的地方,真的是太好了。哎,等等

    “夸的过了,”岑参笑道“我可当不得本朝最知名诗人之称。太白兄得到当今圣上亲自接见,又能得高内侍脱靴,其文采也胜于我,我不能比。”话虽如此说,但被人当面这样真诚称赞,岑参还是很高兴。

    “你既然要跟我学习几日诗文,再为一军士就不妥了,我会给你办脱军籍之事。等过段时日要回中原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