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 慢着(第1/2页)  鉴宝我有面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你是谁”其中一个专家皱眉询问。

    显然,他们对忽然冒出来抢风头的年轻人,有点不满意了。

    “以前我们文物局上班的小楚,现在辞职了。”王主任小声提醒。

    得两位专家一听,就没当一回事。这人,毕竟太年轻,加上文物局有什么人能拿出手,他们还不清楚吗

    因此,眼前的这个说“慢着”的人,虽然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但这样的人没必要放在心上。

    就连崔源自己,即便有所疑惑,但也没有寄托什么希望。

    现场的,唯一对楚河一声“慢着”提起警惕的,估计就只有杨老。他对楚河的本事,有初步的认识,觉得他不会凭空说什么“慢着”,应该是看出了什么问题来。

    于是,他问道“小楚,怎么了”

    得有杨老这句话,终于引起了重视。毕竟,杨老在本市的考古界还是挺有名的,他对文物的理解,也超过了后面来的两个专家。

    楚河用手捏起其中一块碎片,递给杨老“杨老,您看这块古瓷碎片,看断口处。”

    杨老不解,接过来,观察起来。刚才,他没有细看,和别人一样,都是一眼看到了古瓷碎成一地的场面,就下意识认为,是那家伙弄碎的。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他发现,碎片的断口,竟然有粘合剂的痕迹。

    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件瓷器,曾经被修补过。

    那么,问题来了。这件瓷器现在这个样子,究竟是不是那小伙子的责任这让人有点怀疑了。

    “咦这件清朝画珐琅八宝纹,曾经碎过。小伙子,说一说,刚才什么情况。”杨老连忙看向那个脸色苍白的崔源。

    大家一听,全都惊呆。尤其是两位专家,刚才还大发脾气,现在忽然被打脸,有点挂不住了。

    而崔源则是很快反应过来,马上将刚才情景描述一遍,终于有人会相信他的话。想到这里,他就朝曾经的同事楚河投去感激的目光。

    不是他开口提醒,他恐怕是要吃这个天大的冤枉亏,死不瞑目那种。

    “我按照王主任的吩咐,轻手轻脚将它转移到这边,可刚拿起来,还没走几步,就自己散成这样,真的不关我的事。”崔源立即自我辩解。

    王主任冤枉了人,有点尴尬,这回不说话了。

    杨老又看了一会其他碎片,两位专家也一样,很快就发现,他们确实大意,刚才没注意到,这件瓷器真的是经过简单修补的。

    可能是修补得很仓促,而且手法很普通,才导致经过这几十年,粘合剂被氧化,失去了作用。

    于是,就出现刚才的情形,冤枉了无辜的人。

    事实上,瓷器修补,是很常见的现象。

    我们国家,作为瓷器之乡,瓷器诞生的国家,曾经诞生的精美瓷器数不胜数。而那些瓷器,大多数因为各种原因损坏,真正完美无损保存下来的,十分之一都没有。

    因此,也就出现了瓷器修补这个行当。哪怕是再古代,对一些珍贵瓷器的修补,也不罕见,所以这是一个很早就出现的技术活。

    杨老甚至认识几个专门从事古瓷修复工作的老朋友,对古瓷修补的流程也不陌生。

    比如,修补之前需要清洗瓷器的几种方法,并不是简单用洗洁精刷几下那么轻松。

    尤其是对于“冲口”和“炸底”的清洗,要先用棉花搓成条状,蘸水固定两端,覆在“冲口”、炸底”上,用滴管将浓硝酸滴到棉花条上,饱浸度为8090即可,再用塑料膜封上,隔日开封即可,一次不行可重复几次。

    甚至乎,需要根据情况,配置专门的溶液清洗,简直比人受伤的伤口处理还要复杂。

    而一般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