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蒜头瓶(第1/2页)  鉴宝我有面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余老板高兴之下,指着一个货架上的十来件瓷器“楚河兄弟,挑一件吧算是老哥送你的。”

    “余老哥,这怎么好意思”

    余老板坚定道“你都喊我余老哥了,这算是见面礼可以吗”

    他很精明,那些仿古瓷,最贵的也就是三两万,送楚河一件,一方面算是报答刚才的事情;另一方面,是要结交楚河。

    人家年纪轻轻,就有这种本事,这种人,迟早都是要发达的,能三两万元结识,对他来说,没有坏处。

    潘经理也笑着劝道“余老板都这么说,楚兄弟,你就别推辞了。”

    “如此,那就谢谢余老哥啦”

    余老板摆摆手“客气啥”

    于是,楚河选中了一个蒜头瓶。

    事情结束,潘经理他们急着回去,所以胡杨也跟着告辞。

    到了外面,潘经理和方先生再次对楚河表示感谢。如果楚河没有发现的话,这幅画,肯定是要被低估拍卖出去。以后,消息传开,对他们拍卖行经济损失只是一方面,还有就是声誉上的损害。

    “这瓶子,感觉不一般呀”方先生目光落在楚河手里的蒜头瓶。

    蒜头瓶是西汉时期的一种瓶式样,流行于明清,以景德镇窑制品为多见,品种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等。

    方先生看了几眼,又补充“这是明朝正德年间青花蒜头瓶,不像是仿古的。”

    明嘉靖蒜头瓶是肩部有堆塑蟠螭装饰明成化蒜头瓶,仅口部作花瓣状,耳为随意堆塑明正德蒜头瓶,在瓶腹上设出戟明万历蒜头瓶,趋于简化,口部已无蒜头了,但器形高大,以青花五彩为多见。清代蒜头瓶的器形趋于轻盈秀美。

    “真货”潘经理大吃一惊。

    成正辉两口子,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看样子,好像很珍贵,要知道,这是人家送的,压根没有花楚河同学的一毛钱。

    他瞥到了瓶子上的一个纹饰,忍不住质疑“假的吧怎么会有阿拉伯文”

    方先生顿时笑道“这很正常呀”

    他告诉成正辉,正德青花上承成化下启嘉靖,早期近似成化、弘治,晚期又像嘉靖,中期才是正德青花的代表作。

    这个时期,因爱教和道教的影响,纹饰常是阿拉伯文和吉祥图案。有的还用“藏文”和八思巴文作为装饰。

    “你们看,胎质比成弘粗厚,琢器接胎痕明显,露胎处也显见火石红。这些,都是正德年间青花瓷的特征。”方先生还是有点料的,不是草包,否则以叶欣的性格,不会让他留在拍卖行。

    楚河也点头“明朝,受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明朝的商业产品对外销售非常可观。所以,这个时候生产的瓷器,经常会出现一些其他国家的文化元素。”

    自正德始,瓷器精细程度不如成弘,并有下坡趋势,胎体由轻薄渐向厚重过渡。

    “严格上来说,这个时候对外销售的产品,质量不是太好。比如说到胎体变厚,是因为运输路途遥远,为了减少瓷器的损伤,特意加厚了胎体,这样在运输的过程中,就不会那么容易破碎。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外国人对瓷器的要求,没有国内那么精细,不像国内挑三拣四。哪怕是品质不太好的瓷器,在国外还是宝物。”

    楚河这话,虽然有点轻视其他国家的意思,但他说的是事实。

    在国内,哪怕品质不怎样,放在国外还是没有人能仿造出来,自然也就是宝贝。就像是今天,美国的第三代战机,送到中国来,还是很先进的战机,可以当宝贝。

    其实,判断它为正德年间的青花瓷,除了胎体这些特征之外,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那就是青花晕散。

    说简单点,就是青花的比划,有点像散墨一样变淡,往周围散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