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章 雷达站(第2/3页)  环球挖土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石泉掏出从安德烈那得来的钥匙打开了铁丝网围墙上的大门。

    围栏之内除了那栋四方四正的建筑之外还有一块篮球场和一台爬满了枯藤的乌拉尔375卡车。

    如果想拍末日题材的电影,这里绝对是最佳取景地。

    拨开半人高的荒草走到了雷达站的正门,四米见方的高大门洞正对着平台下的贝加尔湖。

    对开式的滑道门上极具华夏特色的春联和门神早已被多年的风吹雨淋氧化变色成了一块看不清内容的灰纸,想来这应该是安德烈的那位华夏生意伙伴的杰作。

    大伊万自己试着推了推,铁门纹丝不动,这让他一度怀疑铁门上贴着的那两位华夏门神是不是带有封印的力量。

    费了一番周折合力把铁门推开一条缝隙,兄弟俩才发现这栋建筑和想象的不一样。这座四方四正的雷达站竟然是个中空带天井的“回”字形建筑。

    从内部看,雷达站分为四层,因为中间超大天井的存在,没有窗户的一二三层采光好的出奇,甚至温度都比外面高了至少10度。而天井的正上方,就是那台悬空的雷达,这要是掉下来,石泉敢保证自己都不带吭声的。

    环顾四周,一楼的房间不多,但随便哪间都能轻轻松松停下一辆卡车还有富余,甚至个别房间还有明显用于车辆维修的地沟,不用猜,一楼应该原本就是当做车库和维修间使用的。

    只不过安德烈和他曾经的合伙人实在不太爱惜这里,入眼所见房间里堆满了各种废弃的包装箱和积压的过时服装。

    除了在建筑的四角各有一个足够宽大的楼梯往上直通四楼之外,门廊左右还有两部破败的老式电梯。

    而真正让兄弟俩震撼的是这栋建筑每层的挑高竟然都超过了四米左右,其中几个房间甚至还塞满了极具年代感的运算机组。

    走上四楼,房间里终于有向外的窗户了,同时兄弟俩也发现混凝土外墙的厚度竟然有足足一米五如此不惜工本建造的雷达站,可想而知当年它对苏联的防空系统有多重要。

    但如今,随便走进一个房间便是“扑棱棱”一阵鸡飞狗跳,各种鸟类拍打着翅膀从破碎的窗户里争先恐后的逃离,只留下能盖住脚面的鸟粪和几个没来及孵化的鸟蛋迎接着目瞪口呆的兄弟俩。

    “其实只要稍稍打扫一下,我觉得这里用来住人是完全没问题的。”

    大伊万尴尬的从头顶摘下一支绿色的羽毛,“这里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实在太偏了。”

    “安德烈送的礼物我可没资格挑三拣四。”

    石泉倒是兴致勃勃越看越喜欢,“去楼上看看吧,偏点没关系,如果那个悬在头顶的雷达能拆下来的话就完美了。”

    沿着正对着电梯的唯一一个专用楼梯间爬上天台,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座随着寒风微微转动的巨大金属造物。

    这座悬空在天井之上的雷达拥有两个长达11米的长条形的网状反射弧面,哪怕时间过去了这么久,雷达上的锈迹也并不明显,唯独中间那个造型类似坦克炮塔的玩意儿似乎缺乏润滑,每当有风吹动反射弧面的时候就会发出极其刺耳的噪音。

    楼顶除了雷达,还有贝加尔湖漂亮的湖景。仅仅一眼,石泉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相比刚刚去过的切尔斯基观景平台,这里的视野反而更好,视线范围内完全被贝加尔湖美丽的景色填满。

    更让他满意的是,站在楼顶上视线稍稍往下,层层叠叠的白桦林摇曳着光秃秃的树枝既挡住了山脚往上窥探的视线,又巧妙的避开了半山腰平台上的视野范围,别说他们俩现在站在楼顶,哪怕站在一楼平台边缘都不会被白桦林挡住贝加尔湖的美景。

    要说缺点,首先就是这里亟待修复,不然根本就是个坚固过头的建筑废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