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九十五章 擅改年号(第3/3页)  宋时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是。”陈皮应着,悄悄退后。
    而与此同时,在京里准备春闱的过万士子,正摩拳擦掌,焦急不安的等待着。
    孟唐这会儿在一个客栈里,紧张的温书。
    他很紧张,除了对科举的紧张,还有因为特殊身份的忧虑。
    他爷爷孟元涉入了太皇太后与官家的争斗,落败自杀,偏偏姐姐又是当朝皇后。
    这样复杂的关系下,孟唐的仕途能不能进去还两说。
    太学里,徐幸隆正在小竹林的凉亭里,认真的读书。
    他的情况同样复杂,作为曾经当赵煦面反对‘废除科举’的人,在朝野是名人。
    “也不知道我能不能榜上有名”
    忽然间,徐幸隆抬头,看向贡院方向,满脸愁容的自语。
    朝廷里的相公,其实都十分‘小气’的。当初宗泽才华横溢,在殿试上,痛陈时弊,结果,不但三甲没了,还差点落榜,最后只得了一个末尾,成了孙山!
    太学之南,这里民宅众多,不少入京士子租房在这里。
    渝州人赵谂,正在喝闷酒。
    渝州原本是僚人的地方,后来赵谂之父赵庭臣率众归顺朝廷,得以赐国姓‘赵’。
    “忠直之士不容于开封,方正之士流放在外,朝廷这般昏庸,皇帝这般无能,我还考什么!”
    赵谂只有十六岁,喝着酒,肆意的发泄愤怒。
    他之所以这般愤怒,是因为苏轼被罢,不止礼部尚书没了,科举主考官也没了。
    赵谂十分推崇苏轼,眼见这般,
    心里是相当愤恨难平。
    又接连喝了几杯,他一率酒杯,怒声道:“全部都是混账!我要是做了皇帝,就改元隆兴!”
    说着,他满脸通红,忽然兴奋起来,大笑道:“没错!从今天起,我就是天子,隆兴皇帝,哈哈哈”
    兴奋之余,他拿起笔,刷刷的写了下来。
    更多请收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