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烫手山芋(第1/2页)  凭虚公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凭虚公子最新章节!

    九王爷府的马车驶出城外的同时,李迅已经策马赶到皇宫,向李璟尧禀报道:“九王妃带着一干女眷出了城,往避暑山庄方向去了。”

    “三月尚未度过,这避的是什么暑?派人跟了吗?”李璟尧放下手中的奏折,抬眼问道。

    “已经派人跟了。”李迅说完顿了一顿,声音低下去了一分道,“城中大小都已搜过,可是造事之人至今未露蛛迹,臣猜想他是不是已经逃出城了?亦或是躲在哪个查不得之处?”

    李璟尧双手交叉撑着下巴,想了好一阵才问道:“那日抓的几个南楚逆贼怎么样了?肯不肯开口?”

    “他们的嘴巴太硬了,什么也不肯说,但他们身上所用布料都来自城西的老庄铺子,刑部已经从老庄铺子下手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李迅觑了觑李璟尧的脸色,总算可以偷偷松口气了。

    “启禀皇上,周丞相求见。”盛折不紧不慢地入了内殿,稍比之前的惊慌失措,总算是有所进步了。

    “宣。”

    “那臣……”李迅忙要行礼,身子一动便见李璟尧摆了摆手,说了句无妨,到让李迅心中一暖。

    此时正是李璟尧疑心最重的时候,不管是谁有了点动静,都会受到他的怀疑,自己却不知何时成了他推心置腹的心腹了。

    周永南岣嵝着背,一步一步走了进来,面色焦急行礼却慢地不像话,开口更是拖拖踏踏道:“老臣……参见皇上……”

    “来人,赐座。”李璟尧冷眼看着他,要不是看在他是两朝元老的份上,这丞相之位早就给他撤了去了。

    什么德高望重、功劳勋勋,不过是百官的奉承罢了。

    “启禀皇上,老臣是受了户部尚袁明所托,来与皇上商议大理、吴越两国每年进贡的纹银数量。”周永南仰着头,大有倚老卖老之意。

    李璟尧眼中抹过一丝狠厉,很快又覆上了笑意,询问道:“纹银数量有何不妥?老丞相又有何高见啊?”

    “这几年皇上事事为百姓着想,田税一低再低,还采取了生儿奖励,长此以往,国库早就不堪负重。”周永南微微晃了晃脑袋道,“老臣以为,可以适当增加他国进贡的纹银数量。”

    李璟尧“哦”了一声,顺手端起一杯冷茶,送到嘴边又停下,看向盛折道:“茶冷了都不知道换吗?”

    “是……我这就去换。”盛折上前接过茶杯,转身正要走,又听李璟尧叮嘱道,“茶叶也换了吧,换上今年的新茶,这茶太老了。”

    周永南皱巴巴的脸更拧巴了,不耐烦地侧了侧身子,提醒道:“皇上对茶叶还真是讲究,不过新茶喝多了伤胃,不如老茶来的好。”

    李璟尧勾起嘴角,淡淡一笑,并未露出什么情绪,温声道:“老丞相刚才说的朝贡之事,朕觉得不妥,近来各国经济都吃得紧,朕这时候要求增加进贡的纹银,他们如何承受?”

    “那是他们的事,倘若他们不愿接受,那皇上出兵灭了就是,正好扩大南唐的版图。”周永南到了这年纪,却还充满了杀伐之气,对战争更是推崇之至。

    李迅冷不丁插嘴道:“丞相可知随口一句出兵,死伤无数,最苦的还不是百姓?”

    “倘若始皇也如你这般想,那么还会有一统天下的光景吗?那些百姓生来就贫贱,受这么些苦又如何?说到底,百姓才是最无情的,他们可不会因受了皇上的这点好处而感激涕零,国家一旦易主,还不是照样摇着尾巴去舔新主人的脚?南楚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周永南被李迅带着质问的语气惹恼,出口的话不免说地难听了些。

    “丞相怎能这样看待百姓,若是让百姓听到德高望重的周丞相竟是这样轻贱人命,岂不是让百姓心寒?周丞相代表的可是南唐朝廷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