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微服赏灯(第1/4页)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灯如长虹、连绵不绝,人流如织、络绎不绝,长安城内的全民狂欢还在热烈进行中。

    一群人走在街上,时进时停,好象在观赏着花颜六色的花灯。

    但真正赏灯玩乐的却只有中间的一男一女,外围的汉子虽是便装,身上却散发着威严气息,令人不敢直视。

    李二陛下驻足于一处店铺所设的灯谜处,仰头捋须,看着灯谜,不由得微微一笑,说道“阿惠来看,这谜语甚是有趣。”

    带着帷帽的徐惠移步上前,抬头看了看,也笑着颌首,说道“确实有趣。不知李郎可猜出来了”

    帷帽原属胡装,最开始的样式叫幂蓠,一般用皂纱黑纱制成,四周有一宽檐,檐下有下垂的丝网或薄绢,其长到颈部,以作掩面。

    到了隋唐时期,帷帽的样式又有改变,即把四周的垂网改短,亦称“浅露”。

    作为皇帝的妃嫔,虽然有陛下的恩准,随他微服赏灯。可该有的遮掩还是不能少,徐惠可不是那种不知轻重、恃宠放纵的女人。

    李二陛下呵呵一笑,伸手指了指店铺的牌匾,说道“这可是徐家的铺子,卖香露,还有诸多奇巧物件,长安城内只此一家。”

    徐惠很是惊讶,她还真不知道这事。可很快就恢复了淡静,笑道“李郎怎地如此了解,妾身却是一点不知。”

    李二陛下笑着说道“看那店铺的楹联,还有这灯谜的笔迹,应是能看出是何人所写吧”

    徐惠仔细端详之下,不由得笑道“妾身未及细瞅,这不是小郎的笔迹吗”

    “聚宝藏珍凝瑞气,兴家创业起风光。”李二陛下诵念着楹联,微微颌首,笑道“寓意不错,辞句也好,就是这口气大了些。”

    徐惠呵呵一笑,说道“聚宝藏珍,确是招摇了。”

    说着,她仰头看着灯谜,岔开话题,说道“难道这谜语也是小郎所出依这楹联的式,倒是很象。”

    “写楹联嘛,自是齐霖的拿手。”李二陛下也把注意力集中到谜语上,“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乌龙上壁,身披万点金星。打两个日常用物,嗯,倒是很雅致,比那正月十五闹花灯强上百倍。”

    徐惠不由得捂嘴失笑,知道李二陛下还有点耿耿于怀。好好的珠玉般的诗句,却如同宝贝用烂草捆着包装一般,着实令人难受。

    李二陛下看了爱妃一眼,苦笑着摇了摇头,也拿徐齐霖没有办法。

    “李郎,妾身猜出一物。”徐惠笑着说道“便是上联,百姓家都有,晚上亦是都要用的。”

    李二陛下微一沉吟,笑着点头,说道“某也猜出来了,乃是油灯。”

    徐惠笑了两声,连连点头。

    “某猜得可对”李二陛下伸手唤过一个伙计,开口问道。

    “客官猜对了。”伙计是个精明的,看这帮人占着这摊,别人都进不来,便知不是寻常人物,满脸堆笑地说道“这里陈列的便是奖品,客官可任取一样。”

    “只能取一样儿啊”李二陛下示意徐惠上前挑选,却故意调侃道“听说徐家铺子日进斗金,怎这奖品如此小气。”

    伙计笑着解释道“客官有所不知,我家这灯谜的奖励是翻倍的。猜中一个给一个奖品,猜中第二个便给两个,猜中第三个便是四个,以此类堆。”

    哦,李二陛下立时有了兴致,笑道“这倒新鲜,怪不得只四个灯谜,却有如此多的奖品。待某再来猜谜,把你家的奖品拿走大半。”

    “阿郎威武。”徐惠凑趣般地赞上一句,伸手从奖品中拿了一个瓷制的小玩具,仔细端详,笑道“这是猴子嘛,怎地这个模样儿”

    大师兄你不认识吧,穿上衣服就是不一样。若是徐齐霖在,少不得又得解释一番。

    李二陛下看了一眼,也觉这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