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1章 鲫鱼白玉汤(1)(第2/3页)  如意胭脂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过那样灵巧的双手以及那样灵巧的心思。”

    “那后来呢?”李四娘隐隐约约猜测到了什么,她小心翼翼的问着,却见老妇人低头沉默了。

    “四娘勿怪,我娘她近些日子总是如此。”年轻人拱手,接过四娘手中的鱼,又亲自盛了一碗,放在老妇人的跟前:“娘,您尝尝看,是否是您想吃的那个味道。”

    老妇人点点头,吃了一小口,眼泪跟着淌了出来。

    “娘,可谁烫着了?”年轻人紧张的问。

    老妇人摇了摇头,起身:“贤儿,咱们回去吧!有劳四娘了,这鱼很好吃,只是再好吃的鱼,都不是那个人做出来的。”

    “四娘心里明白了!”李四娘说着,收下年轻人递过来的银两,站到了一旁,为老妇人及他的儿子让出一条路来。

    铃铛在一旁看着,气的双颊鼓鼓的:“这母子两个究竟怎么回事?一大早过来说要吃鱼。嫂子都说了,咱们这里是酒肆,只卖酒,不卖鱼,可他们就是不走,还拿出大把的银子来,说无论如何就要在这里吃。嫂子拗不过,又见那老妇人挺可怜的,这才勉强应下,寻了如意姐姐来。结果,咱们费了半天的功夫,她就吃了一小口,起身就走,这算怎么回事儿?”

    “如若猜的没错,这老妇人便是你嫂子口中,这酒肆的前身,也就是那个鱼庄的主人。她啊,今天不是来吃鱼的,是吃年轻时候的回忆。尽管你如意姐姐我厨艺不错,可再好的厨艺,也做不出心上人的味道来。所以,小铃铛,你也别气了!”

    “如意说的不错!”李四娘说着,也走了过来:“早上他们来时,我原本是不同意的。因为看他们的穿戴,也不像是那种吃不起鱼的人,咱这洛阳城里,有的是吃饭的地方。可那年轻人,私下找我说话,虽没有说的很清楚,可话里话外,也曾提及,这里原是他娘的旧居。再加上老人家刚刚那一番话,几乎可以确定,她啊就是当年鱼庄里的那个女主人。”

    “那个鱼庄很奇怪吗?搬走就是搬走了,为何过了这许多年,还要回来吃鱼?”铃铛年纪尚小,看问题,也仅仅只是看一个表面,自然不明白,但刑如意与李四娘目光交错间,彼此都已经了然。

    见铃铛还看着自己,四娘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其实,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幼年时常听我爹娘感慨,说这好端端的鱼庄,说没就没了。他们说的多了,我听的自然也就多了,渐渐的也听出一个模模糊糊,大概的轮廓来。”

    “嫂子快说!”铃铛见有故事听,竟勤快的去搬了两张凳子来。此时,时候尚早,也没什么人来买酒,李四娘索性也就将自己幼时听到的那个故事,讲了出来。

    “说起来,这都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据说当时这鱼庄的生意极火,一方面是因为掌柜夫妇为人厚道,要价便宜。你们也知道,咱这附近住的都是穷苦人家,一年到头手中也攒不下什么银子,所以这好吃又便宜的饭菜,自然让人心里欢喜。第二,就是这鱼庄的鱼,做的特别好吃,以至于我爹我娘,都心心念念的惦记了好多年。当然,我是没有吃过,我爹娘早些年也去了,否则今日倒是可以让他们尝尝看,是如意你做的好,还是那对夫妻做的好。”

    “扯我做什么?”刑如意托着下巴:“所谓民以食为天,咱们平时吃饭,只为吃饱肚子,富贵人家呢,是图吃个新鲜,吃个味道,至于那些老人家,则是为了吃个回忆。纵然我做的再好,也不是当年的那个幸福感觉,有什么可比的?”

    “说的也是,像我总惦念着小时候家门口柿子树上结的那些个柿子,总觉得香甜无比。可前些日子,我回去也摘了一些,甜归甜,但味道总觉得不大对,似乎没有小时候那般好吃了。”李四娘摇摇头。

    “嫂子还是说鱼庄的事情吧!”铃铛急切的催促着,两只眼睛里满满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