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三章天灾和人祸!(八千字大章)(第3/7页)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头。

    赵桓很低调,坐的只是一辆外观看起来很普通的马车,这一路上,来来往往的马车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官员也不少,人们看见后,也并未觉得有什么稀奇。

    赵桓还看到后面有一支厢军部队小跑过来,他们每一个人都背着一小包东西,里面是馒头一类的干粮。

    在后面,还有十几辆车运载着食物。

    逃难的人群立刻冲过去,为主了那些车辆。

    一个指挥使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抢,每一个人都有份。”

    赵桓在那些厢军士兵脸上扫了一转,他们都还是十岁的小伙子,眉宇间还有着青涩和稚嫩。

    不过,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股刚毅。

    这一批厢军是几年前韩世忠将京东路横推之后,新选拔出来的苗子。

    从他们的表现看来,这两年,政宣司转过来的监察院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

    自他们入伍以来,每一个人都经过严格的思想教育,忠君爱国,爱护百姓,是必不可少的思想钢印。

    赵桓将韩世忠招呼过来:“找人过去打探一下前方的情况。”

    韩世忠让呼延通向前面的人群走去,他大声道:“我是羽林前护军第二军军都指挥使呼延通,阁下怎么称呼?”

    那个指挥使一听呼延通报的名号,连忙行礼:“卑职是驻郓州厢军第三军第七营指挥使田措!参见呼延上官!”

    这郓州的军队里,没有人不认识呼延通的。

    当年,京东路的禁军就是被韩世忠覆灭的,而呼延通则是韩世忠手下大将。

    “不必多礼,本官问你,郓州现在情况如何?”

    “回禀上官,昨日早晨,濮阳溃堤,河水往北倾泻,郓州暂且无恙,但朝廷已经下达南迁命令,现在郓州的百姓都已经开始南迁,分两路,一路往京畿方向,一路去应天府。”

    “齐州那边,你可知情?”

    提到齐州,田措的脸色变得凝重:“听说九县全淹了,而且洪水还在继续扩散,根本无法阻止,现在没有人知道具体伤亡情况。”

    “那河北宣抚使宗泽宗相公何在?”

    “听说宗相公此刻在兖州泰安城,中央军主力退守兖州,附近的灾民已经全部退守泰安,另一路已经渡河,向河北路而去。”

    呼延通对田措作揖:“多谢多谢!”

    “呼延上官客气。”

    呼延通转身便朝韩世忠走去,那田措似乎还有什么话要说,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得知消息后,赵桓便向泰安而去。

    兖州虽然和齐州相接,但是泰安城却在泰山南边,就算洪水滔天,也不可能越过泰山涌入泰安城,那里是最理想的避难所。

    不过,去泰安之前,赵桓先路过了郓州。

    自几年前韩世忠在这里大战禁军后,郓州的城墙进行过翻修,也在朝廷的政策下进行了适当的扩建。

    郓州城的城门是打开的,偶尔看见几个人从城里面出来,拖家带口。

    在郓州城北面几里,有许多厢军士兵正在连夜挖土,一车车往北边送。

    赵桓派人去打听,才知道,原来是在加固黄河南岸的堤坝。

    赵桓走下马车,骑上马,放眼望去,只见黑夜中,火把如长龙,不知有多少人正在不知疲倦挖土。

    有厢军士兵,有普通百姓。

    “勇武侯,你去将郓州的知州司马青找来见朕。”

    韩世忠一边答应着,心中也难免有些惊诧,皇帝居然能随口叫出一个州府的知州的名字,看来皇帝对各地的官员真的很上心。

    不多时,韩世忠便回来了,但与他一同回来的却不是知州司马青,而是司马青的主簿的张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