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章 侍御史(第2/4页)  回到北宋当大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着头,暂且把甘正的话语当成真的听,还看以后。

    三爷又是起身来拜,这已经是他进门之后的第三拜了:“道坚,咱们这开封甘家,以后就全部拜托你了。”

    甘正又跟着拜。

    甘长长叹了一口气,喊着人备酒菜,这个甘家村,道得今日,终于算是走入正轨了。

    给甘正调动的事情,甘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路子,却是这点小事,其实甘还得亲自去求皇帝开口安排。

    什么叫做权势?其实甘还差得远。

    这汴梁城,一场乱事来得快,去得也快,恢复平静的汴梁城,好似与以往没有了什么区别。

    真要说有什么区别,就是这大街小巷里的标语越写越多,都是“依法纳税,利国利民”这一类,再也没有人阻止刷标语的人了,甚至有人还会主动叫商税监的人往自家院墙上刷。

    发票这种东西,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在甘巨大的宣传攻势之下,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消费了就要拿发票,因为有了发票,商家才会向国家缴税。

    街面上时不时有来往的便装税丁到处巡查商户,时不时还是能抓到一两次现行,不过这也就算不得什么事情了。

    能把商税之事做到今天这个地步,甘是用尽了心血与精力。

    时间飞快,第二个月的商税又到了盘账的时候了,数字已经突破了五十万贯,比甘预想的还要多。

    这份答卷,已经比满分还要高了。

    王安石忙碌着培训各地税官的事情,甘正也到了商税监工作。

    当甘再把第二个月的税收账目做好呈到老皇帝面前的时候,老皇帝内心的欣喜都表现在了脸上。

    便是第二天,一道圣旨就到了商税监。

    商税监从七品主事甘,擢升为御史台从六品侍御史。

    甘接过圣旨,从从七品升到从六品,还穿不了红官服,还得穿青色官服。

    但是甘却很是满意,这种升官的速度,还真是坐着火箭一般的速度。侍御史,几乎就是御史台的二把手,有时候是一个人,有时候会是两个人,侍御史,也就是常说的御史大夫。

    御史中丞一般就是御史台的主官,从四品,后来元丰改制的时候会提高品级。御史中丞从四品,侍御史从六品。主官与副官,差别还是很大的。

    为何说甘的升官速度是坐了火箭?因为从六品与从七品之间,在宋朝的管制中并非只差了一个级别,而是差了至少三个级别。

    唐宋两朝,在官员品级之上,其实是有讲究的。熟话说“官居一品”,就是当官当到最高了。其实以官职而言,并非这么回事。

    要论官职而言,同中门下平章事,或者说后来的尚左仆射,两种都是首相的称呼,已经就是朝堂最高的官了。但是这些人,也并非就真的一品了,甚至往往连二品都不是。一品二品,在唐宋之时,那是极其少见的,相当于给某些功勋卓著之人的荣誉头衔一般。

    所以唐宋的六品七品,就已经是中层官员了,八品九品的,也并非真的就是芝麻小官。到得五品了,那就要穿红衣了,已经就是高官了。馆阁,另说。品级高低,主要在散官阶的封号与实授官职。

    当然,历史上也会有改制,到得元丰年,也就是二十年后,官职品级有了一个普遍的调整,多是往上调整,提高了品级,乃至于官职的称谓,以及一些朝廷的系统,都做了调整。

    甘一下子由从七品变成了从六品,已经就是皇恩浩荡,受了莫大的优待。

    以后甘正式列班朝堂,大小朝会,皆不缺少。

    至于这商税监衙门由谁来接手,皇帝也在问三司包拯与王安石的意见,让二人商量一下,拿出一个备选名单,之后再来商量考核定夺。

    包拯与王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