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86章 阴谋论(第2/3页)  拣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人做贼心虚了,肯定讨厌别人多提。

    反正无论古今,只要有光明存在的地方,必然会滋生阴暗。这是事物的两面性,根本不可能避免。所以大家才会认同王观的推测,觉得这个地宫与反抗武则天的势力有关。

    “当然,只是一个推测罢了。”

    此时,王观笑道:“没有直接证据,推测终究只是推测,不能当真。”

    “是啊,只是推测而已,毕竟一幅壁画也不代表什么。”

    俞飞白摇头道:“没有足够的证据,一切猜想只是空中楼阁,可以作为参考的意见,也可以直接无视。”

    “不过我却觉得,这个推测很有说服力。”

    俞飞白感叹道:“或许地宫修好之后,这里曾经摆满了刀兵盔甲,可是在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被迫退位,这个地宫自然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不仅被遗弃,或者背后靠山的塌陷不是自然灾害,而是人为的泥石流。”

    神龙政变是指武则天晚年内心空虚,逐渐变得昏庸荒淫,而且非常宠信张易之、张昌宗两个面首。这两人仗着武则天的恩宠,专权跋扈,朝廷百官都畏之如虎,甚至连武则天的子侄们都争相的讨好张氏兄弟,甚至到了奴颜婢膝的地步。

    当时中宗李显被废,他的儿女私下讨论二张专政,不料却被人泄露出去。张氏兄弟趁机在武则天耳边进馋,直接让李显逼死了儿女。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来,在权柄面前,什么儿女亲情,血缘关系,都是很靠不住的。就好像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与此同时,也就是这件事件,让李氏宗室人人自危,终于联合起来发动政变。在神龙元年正月,武则天生病,张氏兄弟侍奉左右,外人不得入内。

    意识到这是个机会,李显等人果断发动蓄谋已久的兵变。联合朝廷大臣,以及宫廷守卫,直接率兵杀到宫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斩杀张氏兄弟,然后迫使武则天退位。

    关于这段政变的记载,在史书上着墨不多,没有玄武门之变那样详细。不过与玄武门之变一样,神龙政变也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借口张氏兄弟要谋反,然后是朝中大臣主动率军平叛,再迎皇太子李显监国,重新拥立他复位。

    整个过程,却是以春秋笔法,一笔带过。甚至包括参与这件惊心动魄大事的大臣传记,也只是提到他们诛杀张氏兄弟的功劳,参与了诛杀奸臣的谋划活动,或者干脆说他们有诛贼拥立之功,至于具体的过程,却是只字不提。

    但是大家应该清楚,唐代的宫廷斗争从太宗李世民开始,就树立了一个坏榜样。李世民的几个儿子就不多说了,为了争夺皇位,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蜀王李恪等等,一帮皇子竞争十分惨烈,最终却是两败俱伤,便宜了高宗李治。

    不过李治性格比较软糯,这才有了武则天上位。另外武则天的手段,也是像极了李世民,对于不冒犯她的人,她就是英明君主,但是对于反抗她的人,却是心狠手辣,习惯杀一儆百。那么作为她的子女,李显、李旦、太平公主之类的宗亲,肯定也是耳濡目染,近墨者黑。

    神龙政变结束之后,李显重新登基复位,但是才过三年而已,他就驾崩了。

    对于李显的驾崩,有人说是被毒杀,也有人说是自然死亡。反正不管怎么说,在他去世之后没过多久,睿宗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就联合太平公主,再次发动了政变,又经历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权力纷争,最终是李隆基笑到了最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唐玄宗。

    一场场斗争,一个个政变,肯定十分错综复杂,云笼雾绕。其中的真相是什么,肯定已经掩埋在历史长河之中。后人再怎么研究,也只能触及到大概的轮廓,不可能真的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来。

    然而,大家也可以想象,古代的宫廷斗争、政变、兵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