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7章 破琴一把(第2/3页)  拣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遗音琴的典故你又不是不清楚。”

    王观没好气道:“当年的大圣遗音也是这样,弦轸俱失,岳山崩缺,被人丢弃在角落,根本没人重视。最后还是大收藏家王世襄先生发现那张破琴,经过研究推断那是唐琴珍品,立即找人重新修复,才让那张唐代御制名琴重新焕发出原有的光彩。”

    “你的意思是,这个也是珍品名琴”俞飞白惊诧道,又连忙仔细的观察手中的琴身,发现琴面灰蒙蒙的不起眼,甚至有漆皮斑驳脱落的现象,怎么看都不像是珍贵的物品。

    “是不是珍品,现在不好说。”王观笑着说道:“不过,肯定是古琴无疑了。找人修理一下,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毕竟现在的古琴升值很快,我留意了一下,发现类似九霄环佩、大圣遗音之类的名琴,价格已经过亿了。”

    “这个确实也是。”

    俞飞白点头表示赞同,然后迟疑道:“只不过,价值最高的还是唐琴、宋琴,或者明琴而已。如果是清代的琴,那就没有多少价值了。”

    “没有办法,清代无好琴啊。”王观轻叹起来。

    当然,这里所说的清代无好琴,也不是说整个清代两三百年,一把好琴也没有,而是拿各个朝代最高水平的琴来比较。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对比之下,就属清琴最差。

    其中的原因,抛开工艺的因素不提,最大的可能就是明代已经留下了大量的琴,到了清代已经不需要自己制琴了。

    要知道古琴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一代不如一代。也就是说现在斫制的琴,肯定不如古代的好。主要是由于时代越久远,木料越松透,琴音也就越沉厚。所以古代的琴,音质大多数都比现代的要好。

    一般情况下,有条件的人,自然是愿意使用古琴,不喜欢现代的新琴。这种现象,估计在清代的时候就十分盛行了,当时的王公贵族、文人雅士,都在用明琴。某种程度上,这样也限制了清琴的发展。

    当然,王观觉得最大的原因,还是清代的戏曲盛行,风靡天下。类似古琴这类高雅的艺术形式,缺少了大众的基础,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另外肯定还有种种原因,王观却没有打算去研究透彻,只需要知道自己这把琴,肯定不是清琴就可以了。

    “对了。”

    这个时候,王观迟疑道:“飞白,事情都办完了,打算回去了没有”

    “要回去了么”俞飞白想了想,也点头道:“也好,那就回去吧。”

    “白少,你们要走了”陈少枫闻声,有几分不舍:“不多玩几天”

    “玩是怎么都玩不够的,先留着,下次有机会再来好了。”俞飞白笑道:“那么就直接在这里走了,你回去之后,记得替我们向老爷子他们道别。”

    陈少枫见状,也不好再劝阻了,而是问道:“白少,需要叫游艇过来吗”

    “飞机吧,快一点。”俞飞白说道,主要是出来的时候,就顺便旅游,自然要慢慢游览途中的景致。至于归途,景致都看过了,也有点儿归心似箭,当然是越快越好。

    对此,王观非常赞成。说起来,他有个好习惯,人走到哪里,行李就带到哪里。所以一行人也少了回头的麻烦,直接拿着行李,就向飞机场方向而去。

    不久之后,众人来到机场,买了回去的机票,与陈少枫挥别起来,通过安检上了飞机。然后枯燥乏味的漫长飞行之后,终于抵达了省城机场。

    “活过来了”

    一下飞机,俞飞白热泪盈眶,有气无力道:“早知道,应该坐游艇回来的。”

    “别报怨了。”

    王观也有几分精神不振道:“赶紧走,我现在只想好好的睡一觉。”

    在飞机上,根本睡不踏实,让他很疲惫。俞飞白的情况也差不多,张嘴打了个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