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三章 整军建言(二)(第1/2页)  混在大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清风楼。

    此楼外表看来,只有三层,其实有四层,即顶层。在这顶层里却是大有乾坤。此刻一个明媚皓齿、双眸有些狐媚的少女正坐在案前,书案上放着一摞摞卷轴,还有数目不少的小册子。

    少女正用心地看着卷轴,此时房中的铃铛摇动了三下,便知有客来访,少女起身,通过墙上的猫眼,她看到了一个她非常愿意看到的人。

    少女赶紧打开门,而后扑入了男子怀中,说道:“老师如此之久竟不来看如玉,叫如玉好不想念。”

    武清张着双臂,愣在了原地,这妞现在太没把自己这个老师没放在眼里了吧。他们是师生啊,怎么能有不伦之恋呢

    “如玉,快放开,这成何其统”武清说道。

    颜如玉一脸满足感,撒娇道:“不,如玉喜欢老师的胸怀。”

    武清郁闷了,只好抱起颜如玉,走进了这顶层阁楼。关了门,而后推开颜如玉,沉声说道:“注意你的身份”

    颜如玉一愣,便知道老师生气了,于是正了正色,说道:“好了,我自作多情了。”

    武清没有接话,直接问道:“有什么重要情报”

    颜如玉到书案上取过一本簿册,双手递给了武清,说道:“请老师过目。”

    武清接过,打开一看,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这颜如玉果然能干,算自己没白疼。颜如玉把大唐分为了东北、正北、西北、正东、东南、中央、正南、西南、正西等九个区域,每一个区域的情报都统计在一起,从情报的大小依次排列。

    武清看到东北的情报。第一条便是大唐与新罗的贸易日益频繁,交易颇大;第二条是边境之地百姓生活穷苦,州县官府对边民盘剥日重,特别是对契丹等族。剩下的几条则是对当地民情的简述。北方主要是突厥侵扰,掳掠边民牲口等。正东和东南的情报不错,随着江南船行海贸的盛行,有不少小船队也加入了江南船行的海贸。海贸已经有大兴的迹象。不知道这个时候建言设市舶司会不会通过呢。

    正南没多少情报,西南有乌蛮和白蛮相争,白蛮迟早被吞并。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白蛮亲唐,而乌蛮多是原始部落,以狩猎为生,天生的战斗狂。白蛮是农耕文明。生活优渥。思想与大唐看齐,战斗不及乌蛮。若乌蛮吞并白蛮后,那毫无疑问,野心膨胀的乌蛮会毫不犹豫地攻向巴蜀。

    正西和西北,都是关于吐蕃和唐军的战争,因为吐蕃的侵扰,西域客商锐减了不少,这对大唐的贸易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武清挑重要的情报看了下,说道:“嗯。不错,要是没有经费了告诉我,亏不了你们的。”

    颜如玉倒也不敢撒娇了,说道:“老师给的经费都够实用三年的了。”

    武清苦笑道:“别哭丧着脸,精神点,影字八号存放的兵器呢”

    颜如玉露出笑容,说道:“弟子这就给老师取来。”

    只见颜如玉转入里间,不过片刻,便拿出了一个打木箱,看那木箱足有数百斤重,而颜如玉竟然拿起来如此轻巧,武清赞叹一声,不愧是咱的弟子。

    武清打开木箱,只见里面放着长匣,武清取出一只,打开一看,里面横躺着一把横刀。对于横刀,武清也是非常喜爱的,前世的时候就知道横刀就是古代世界四大名刀之一,武清一一验过,总共是十二把横刀。

    武清对剩下的八个长匣有些期待,隋炀帝到底收藏了哪些宝剑呢。

    武清捡起一只木匣,而后打开,只见一把古朴的青铜剑横躺在匣中,武清取出一看,上面刻着“湛卢”古篆字,武清随即一愣,这是真的还是假的,这都快一千年的东西了,竟然还能保存完整他想起前世有介绍鉴别古青铜器办法,就是用舌头舔舔,看是否是甜的,若是甜的,那差不多有九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