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七章 吏部铨选(续)(第1/2页)  混在大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片刻,一个不到二十岁的书生打扮的青年走了进来,他步履稳健,面目俊朗,算得上一表人才。

    “学生宋璟见过大人”躬身行礼,非常谦逊。

    武清说道:“嗯,不错,到那边写一篇关于春耕的文章。”

    又是春耕

    宋璟曾拜读过武清的文章,故而对于理学有一个初步了解,知道武清喜欢务实,于是他沉思片刻,执笔在手,便奋笔疾书,不过盏茶功夫,一篇关于春耕的文章交到了武清手中。

    武清仔细看了下,文章介绍了春耕的准备阶段,以及播种阶段需要注意的东西,但却运用了华丽的辞藻,武清皱了皱眉,说道:“文章写的不错,但既然是写实的文章就应该去掉华丽,保留最简单最直接的东西,让人看了一目了然。不过还是很不错。”

    宋璟躬身行礼,说道:“老师批评的是,学生记住了。”

    接下来便是魏玄同问了下宋璟的出生,才德、能力、功德等等,而后看向武清,问道:“侍郎,这宋璟该授何官职”

    武清笑道:“这汝州的义昌县缺个县令,就授个县令吧。”

    义昌县算是上县,按照品级就是正七品下,魏玄同觉得还是有点高了。便问道:“这义昌令是否高了点。”

    武清笑道:“宋璟才学有,能力也足,唯一不足之处便是缺少锻炼,若能把握得当,定能胜任。”

    魏玄同也就点头,算是同意了。

    宋璟对武清感激地躬身大礼参拜,这一及第便授一县父母之官,这不仅是对他能力的认可,更是对他的考验,他只有感激。

    武清说道:“你且先下去等候消息,自会有人通知于你。”

    “学生告退”

    接下来的七人全是清心书院的。所以武清又得回避。因为时间很长,所以武清便拿出了三只卷轴,这是最近一个自称学生名叫张鷟的鸿胪丞的年轻人给他的书,说是闲来无事。便创作而成,叫他品鉴一番。

    这书名叫游仙窟。武清一直没有时间看,方至今日才取了出来。以第一人称写,颇有代入感。看着看着,武清彻底被吸引进去了,此人文笔实在太好,描写细腻入微,但内容也不过是一本色情而已。武清大为感叹,看来唐人也喜欢这调调啊。三卷看完,武清竟然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武清想,自己要不要把金瓶梅给写出来,想了想,还是算了,在这个时代写那些比较艺术型的东西太遭人骂了。

    武清决定。让这人改写成第三人称,而且得好好写完。这样的人才,若不培养实在是浪费了。

    此时,那七人也已面试完毕,大多授了县尉之职,武清明白,这是天下文人还不能接受理学的原因。魏玄同也是不能接受的。

    接下来,来的几乎都是跟关陇贵族和山东望族有关的人,武清在看了他们的文章后,便全部授官,基本都是八品以下,要不是看在那些个家族的脸面。他都想授外流官。

    当最后一人走出选院的时候,也宣告着今年的科举正是结束,只需要把所授官职上报给门下省批复便是,如今执掌门下省的是侍中裴炎,武清虽然对裴炎不感冒。可有着以前良好的关系,更何况他自己都跟裴炎有着那么一点亲戚关系,所以当他走进门下省的时候,得到了裴炎的褒奖。

    “侍郎快请坐”裴炎笑道。

    武清不知道那笑容里有多少真诚,但抛开现在,在武清还是小孩的时候,裴炎也给武清说了不少好话,这是恩情,武清不会忘记。

    “裴侍中,您看看,这是吏部给今科进士及第者所授官职,还请您过目。”

    裴炎接到手中,看了看,说道:“这姚元崇和宋璟二人的能力真的很强吗”

    武清点头说道:“嗯,很强,若是吏部能授五品,下官都想授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