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3 东来顺2之舌尖上的文化(第1/3页)  纨绔兵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座的诸人虽然吃过东来顺的涮羊肉,但是还真没有见识过那一片片薄薄的羊肉片是怎么出来的。

    此番,见有老师傅现场表演不由瞪大了眼睛,有的人甚至拿出手机进行录像。

    古维朝老师傅对此也是见怪不怪的了,再説这玩意也不是看一下就能学去的玩意,所以这技术也用不着保密。

    众人之间他用那把那切刀一前一后来回那么一拉,那羊肉就已切下一半,然后手腕顺势向右这么一压,切出来的一半的羊肉片就折了下去,然后一前一后那么一拉,一片“薄如纸、匀若晶、齐如线、宛如花”的羊肉卷已经落在了青花盘中。

    透过肉片,都能隐隐看到盘上的花纹,这不由的让人啧啧称奇。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半公斤羊肉可切二十厘米长八厘米宽的肉片80到100片,每片仅重45克,且片片对折,纹理清晰,老师傅运刀如飞,就像是拿着一把笨拙的大切刀在羊肉条上跳舞一样,非常的有节奏感,极富韵律,看的是众人眼花缭乱,大呼过瘾。

    曾经练过几天刀工并略有xiǎo成的金昊天虽然看出了其中的门道了,但是他自问以自己现在的功力虽然也能做到这一diǎn,但是绝难像这位老师傅那样的轻松自如,富有美感,就这刀功,自己的御膳厨几乎找不出一个可以和这位老师傅媲美的,果然不愧是百年老店啊,底蕴就是丰厚。

    很快要师傅就切完了一块肉条,然后他又从下面拿出另外一块羊肉。

    眼见的金昊天发现这两块有diǎn不同,于是问道:“老先生,我发现这两块有diǎn不同,这有什么説法吗”

    闻言,老人开口笑了説道:“看来xiǎo哥也是个中行家的,是个老饕啊,竟然能看出这个区别来。”

    “呵呵,还请老先生指教。”金昊天站起来一抱拳,行了一个弟子説道。

    “指教不敢当,xiǎo哥愿听。那就听老头子我唠叨几句。”老头看到金昊天的动作,开怀笑道,心説这个xiǎo后生还真是个妙人啊,还知道这些礼节。

    于是好为人师的他就开始热情的给金昊天普及东来顺的一些知识来了。

    “我们东来顺的养都是采用内蒙锡林郭勒盟一年至一年半阉过的羊。那里由于当地水甜草嫩,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所以羊肉肉质细嫩,没有羊膻味。而且我们选用的部位也非常的有讲究,非“上脑”、“黄瓜条”、“磨裆”、“大三岔”、“xiǎo三岔”几个部位不用。”古维朝解释道。

    “那什么是上脑之类的呢”金昊天疑惑的问道。

    “呵呵,上脑就是羊脖颈后、脊骨两侧、肋条前这块部位,这里肪沉积于肉质中形似大理石花斑,质地较嫩,适于熘、炒、氽等,是涮食佳品”古维朝不厌其烦的给金昊天介绍着这些术语的名称,使得金昊天大开眼界。

    他的御膳厨虽然也做羊肉,但是他们走的是粗狂路线,保持了鲜明的草原特diǎn。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东来顺的涮羊肉其实和他的御膳厨有着很大的渊源。

    相传,成吉思汗一次率兵远征,兵情告急,无法埋锅做饭,由于正值严冬,士兵们便急中生智,宰杀活羊,半冻半软,战刀切片,热锅沸水,即煮即食,美味的涮羊肉使士兵们精神一振,并英勇杀敌,勇气倍增,从此,涮羊肉便流传了。当然,当时的做法比较原始,刀工不讲究,佐料也不齐全。

    只不过御膳厨记载的是将这种粗糙的涮羊肉和药膳相结合,使之成为一到食补的佳品,而东来顺则是侧重于对于厨师精湛的刀功的运用。

    所以説两者之间虽然同源,但是却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一个依旧走粗狂路线,一个则成了精致的代名词,正因为这个精致,使得东来顺的涮羊肉登上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