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缘由(第1/2页)  舌尖上的唐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下过雪后的路边有点湿,天阴阴的,路边没有杨柳依依,也没有雨雪霏霏。忠叔一路上跟李好介绍着周围的情况,自家郎君很少出过长安城去自家田地那边,这边自然不清楚。

    李家的耕地在长安城外,这里属于关内道的一个县下面。耕地那边的人丁一共四十来户两百来人,分开两处聚居,一处靠山,一处在平原处。

    靠山种旱地这方的人数比平原处良田那边少上一些,不过因为曾经参过战,所以战斗力强很多。这几年和平原处那边争斗的时候并不落下风,所以双方一直都是持平状态。

    说实话,李好后世老家就是农村的,他见过干旱季节两个村子为了争水灌溉而相互群殴的事情。后世都如此,放这时候自然更加会有,这时候的农业就是靠天吃饭。

    只是同是租种自己的耕地,两边为了争水都能干起来。李好不用想,也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反正不会是什么好事情了。

    “我们去山边的人家那边吧小郎君。那边的人都是老爷曾经的部曲,大部分跟我熟悉。这些人因为府上接济,对府上更是忠心,我们去那相对要安全不少。”

    快到地方的时候,忠叔犹豫了下后跟李好商量道。如果去朗君家族的那些旁支那边,忠叔担心那些人对李好不利,他们就两人,力量太单薄了。

    “可以,那就先去山边的庄户那边看看吧。”听了忠叔的话后李好稍稍想了下,就同意了。防人之心不可无,谁知道那些人真急眼了会不会狗急跳墙,毕竟自己是过来查数滴。

    路过平原处的时候,忠叔指着不远处的房子跟李好介绍起来“郎君,你看,那幢最好的房子就是这边族老的。”

    顺着忠叔指的方向看了一眼,李好心中对自己的某个族人越发印象不好起来。特么的连掩盖都不掩盖下,做的那么明显。“他就不怕我们报官么”

    “这平原处的庄户在他们家的威压之下,没有人敢出来作证。山边的那些庄户本来就和他们交恶,作证也没用。加上陇西李家的原因,我们真要报官,不一定能赢。”

    忠叔听后叹了口气说道“当初老爷在的时候还好点,现在老爷不在了,他们越发嚣张起来。”

    “如果平原这边的庄户愿意作证,我们能赢的机会有多大”李好沉默了下后继续问道,他对唐律这东西知道一点,但是记忆却不是很深,很多都不记得了。

    “五五之数吧,还得看下县官跟世家有没关系,如果是世家子弟,这事情就很难说。我们这的县丞姓刘,是平民出身,但是县令却是崔家的人。”

    忠叔想了下后回道,他对这些东西花了点时间去了解了下。所以对县城这边的情况了解的比较详细,只是这官却不怎么好报。

    “嗯,我们先去田地那边看看具体什么情况,到时再确定要不要去报官。”李好听后点了点头,就没再讨论这件事情。

    “小郎君过来了。”到了山边的村子后,因为天冷,这边的人大部分都在家里。看到李好过来,一个个都很尊敬的跟李好问了一声好,然后把李好邀请到这边领头的人家而去。

    跟平原那边相比,这边的每户人家的条件都差不多,并没什么有那家特别宽裕。这里的人对李好也是发自内心的爱戴,这个从神情上面就能看出来。

    这些年没有李府的资助,他们的日子不知道要难过多少。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因为资助他们,原本的李府家里却过的十分的拮据。

    李好好奇的打量这这村子的风景,这个时候是初冬,“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种场面这个时候看不到,到处都是光秃秃的一片。

    周围的田地这个时候也没什么产出,绿树和青山都看不见,不过也不是完全的黄土高原。李好跟这边的人家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