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50章 拿下张方平(第2/3页)  大宋将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似,那么如何篡位夺权,也就显而易见了。

    王莽当过安汉公,接着出任宰衡,执掌朝政大权。

    王宁安以军功起家,封爵西凉王,接着担任首相。

    再度出山,晋位秦王,继续担任首相。

    可以说,前两步已经迈出来了。

    接下来就是如何成为“假皇帝”。

    老文思索了一下,还是按照王莽的策略来。

    在掌握大权之后,谶纬禅让之说盛行,各种符命祥瑞纷至沓来,不断有人借各种名目对王莽劝进。符命、图书,层出不穷,如”求贤让位”、”汉历中衰,当更受命”、”天告帝符,献者封侯”等等。

    对于献符命的人,王莽都给予丰厚赏赐,有名哀章之人,更献上金匮策书至汉高祖庙,大意言莽为真命天子,经过一轮一轮的造势,终于时机成熟,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成为了新朝皇帝。

    有榜样在,照方抓药就行了。

    只不过王莽篡位,用的是谶纬迷信这一套,显然在大宋是行不通的,毕竟多年的教化下来,大宋百姓的文化程度是历代之冠,一些鬼把戏骗不了人,只能成为笑料。

    老文思索之后,决定还是主打有德者居之的旗号。

    王宁安做了这么多事情,有那么多功绩,全都是实打实,摆在那里。他的根基可比王莽深多了,宣传起来也容易。

    动员报纸,发动学者,写文章,大加赞美,把王宁安捧成活着的圣贤。

    光是这样还不够,老文觉得应该充分发动民心,制造众望所归的态势。

    而最能发动民心的就是议政会议。

    他和儿子文及甫商量之后,立刻动作起来。

    先召集一些亲近的议政卿,共同商量措施,大家伙凑在一起,互相交流之后,还真别说,他们拿出了很靠谱儿的办法。

    议政卿来自各地各行业,那就索性回去,召集各省的有志之士,一同上万言书,到街上宣扬,请求秦王顺应民意,登基称帝,要求赵宋皇室,顺天应人,把龙椅交出来。

    他们经过商讨,决定将自己的团体命名为“请愿团”。

    要在各行省组建分团,同时,商人,市民,学者,学生,报界,军界,僧人……全都要出来,共同情愿,拥戴秦王登基!

    还真别说,老文的名望太大,世上的投机分子也太多了。

    当请愿团的旗号打出去,立刻得到了响应。

    不到十天的时间,光是西京,就出现了100多个请愿团,最大的有一万多人,小的也有上百人,天天在街上,衙门口,各个酒坊茶肆,招摇呐喊,热闹非凡。

    而且请愿团就像瘟疫似的,快速蔓延。

    开封的张方平见文彦博又抢了先手,顿时暴跳如雷。

    老夫才是替秦王摇旗呐喊的第一人,以后排凌烟阁的时候,你文宽夫可不能爬到我的上头去!

    不用说,张方平也立刻动作起来。

    洛阳那边,官场还算平静,没跟着起哄,可开封不行,这里聚集了太多落魄官僚,他们过去都恨王宁安入骨,但现在一见风向如此,他们也顾不上恨了,一个个跳出来,拿着家财,雇佣人手,实在找不到,就把家人也拉出来,满世界乱窜,争先恐后,生怕赶不上热闹。

    最初老百姓对秦王还是有好感的,看到那么多的请愿团,也觉得没什么不妥,还有店家给他们提供茶水,让他们免费休息。

    但是天天这么闹,店家不干了,我们还要做生意,你们那么多人,把街道都给封了,这算什么事?

    还有,你们见人就拉,逼着加入请愿团,逼着交份子钱,干什么?还没当上从龙功臣,就这么一副德行,要是让你们得势,那还得了?

    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