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第2/3页)  大宋将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到死,也不能放出来

    当年一个王雱,胡作非为,几乎把王安石给害死了,吕惠卿可不想折在自家人手里。

    他处置了吕升卿之后,就火速去了政事堂。

    有人害怕,可就有人快乐。

    比如议政卿领班文彦博,他老人家重返京城,站稳了脚跟,就把几个儿子,还有家人从儒州接了过来。

    如今的文相公,那是咸鱼翻身,不同凡响。

    这位都成了打不死的灰太狼。

    跟他同时期的老臣几乎凋零殆尽,唯独他,越活越滋润。议政会议在他的控制之下,除了新政学会的人马,老文已经暗中联络几个,虽然没有恢复势力,但至少耳聪目明,非比寻常。

    陛下病了,要死了,如果不出预料,大宋朝就要再出现一个小皇帝了

    赵祯是少年继位,结果一度受太后刘娥的控制,好不容易熬死了刘娥,才能顺利亲政。接下来就是赵曙,他继位的时候,也只要十几岁,王宁安辅佐了五年,赵曙才顺利接掌了各种权力。

    如今皇帝刚刚进入状态,就要立刻换人,而且还要换上一个十足的奶娃娃

    这可就不是5年的时间了,是需要10年,15年,甚至更长时间

    老文很有觉悟,议政会议,说穿了是要和皇帝唱对台戏的。是面对一个英明睿智的成年君主,还是面对一个远远没有成年的孩子

    选择实在是太容易了。

    文彦博的第一个判断,假如赵曙真的死了,那么大宋的文官就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期~

    他们很强大了,偏偏又遭逢皇权最衰弱的时候,简直是天赐良机,要是抓不住,实在是对不起老天爷。

    文彦博甚至能想到,接下来百官执掌朝廷,按照自己的想法,仁义施展,彻彻底底改造大宋。

    就算有朝一日,赵顼长大了,也无力扭转,只能默默接受

    而在这一场的变革之中,他统领的议政会议,绝对能发挥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会获得非常大的权力。

    道理很简单,他们代表着百姓,也只有他们,能让皇帝低头其余都是大宋的臣子,名不正言不顺

    真是想不到,被王宁安压制了这么久,我文彦博还能东山再起,怕是姓王的都要气死了

    老文高兴了一阵子,当很快又平静下来,貌似不妙啊

    不管想得多美好,那都是以后的事情。

    眼下赵曙是怎么死的,是病了,还是有人暗害假如有人暗害,会不会有证据出现,又会把矛头指向谁

    而且以老文的功力,他很快看出,这个案子怕是不会有结果的可越是如此,就越是可怕。

    王宁安他能不报复吗那小子万一杀红了眼,把老夫也卷进去怎么办

    咱文相公是被整怕了,他觉得机会难得,可万一让王宁安盯上,扣上弑君杀父的罪名,那才是祸及满门九族呢

    终于,文相公也学聪明了,他没有急着兴风作浪,而是选择躲在暗处,默默观察,没有看清楚风向,他是绝不会出手

    文彦博可以忍,但是有人却忍不住了,那就是曹太后

    也不知道多久之前,人们就忽略了这位皇帝的亲妈。

    赵曙在宫里的时候,还是每天问候,绝不怠慢,但是因为之前的经历,他和曹太后总是亲近不起来,而且母子两个也不能细谈,一旦谈到了朝局,他们的看法就是两个极端简直水火不容。

    好在赵曙也大了,曹太后除了吃斋念佛,退避三舍,半点主意也没有。

    就拿这一次来说,赵曙病了,王青甚至得到了消息,而曹太后还是听宫女议论,她才知道。

    虽然知道的晚,但是曹太后却动作惊人,她怒不可遏,直接杀到了皇后的寝宫。曹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