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65章 文彦博罢相(第2/3页)  大宋将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来不断分裂了,健康的细胞反而失去了养分,不断死亡。

    比如说吧,从海外弄回了粮食,弄回了金银货币,弄回了各种资源。

    但是总不能像山大王一样,给所有老百姓大秤分金,小秤分银,直接往手里发粮食吧还是要把东西投入市场,靠着交换,落到老百姓的手里。

    可问题是老百姓已经被这些人盘剥的所剩无几,根本拿不出钱购买商品,运回来再多的东西,也没有价值。

    反而只会增加贫富差距。

    另外呢,不断向外扩张,市场不断扩大,就会加速农业的商品化像桑树啊,棉花啊,这些经济作物的面积肯定要飞度增加,就像济州发生的情况一样,恨不得把每一块土地都种上棉花。

    同样,因为地方上肿瘤的存在,不断吸食养分,老百姓没有享受到市场的红利,反而先遭受到了商品化的摧残,粮价暴涨,无以为生。

    这个情况同样不陌生,当年王宁安对付辽国,用的就是这一手,他靠着庞大的订单,加速辽国的农业商品化,接着就是辽国大乱,他趁虚而入,光复了幽州。

    现在唯一的不同就是吃苦头的变成了大宋,身为当年的主谋,王宁安自然要多想一点

    其实在世界上,也不乏类似的例子。

    比如最初开始殖民的西班牙,他们拿到了美洲的白银,成了暴发户但是因为国内没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他们的白银都变成了奢侈品订单,去滋养英国,荷兰的工业体系,西班牙人成了过路财神,反而成全了别人。

    西班牙的例子告诉所有人,如果不进行调整,让国家的运作模式,适应工业化的运作,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从海外掠夺的财富,反而会葬送帝国的根基。

    还是那句话,不要忘了大宋的体量和规模,这是一个比整个欧洲还要庞大,人口还要多的超级帝国。

    西方可以靠着完全的掠夺和移民,解决困境,而大宋呢如果不进行内部调整,只把希望放在海外扩张,和掠夺上面,到时候一旦内部出了问题,几百万,上千万的流民,他们闹起来,谁能承受得住

    农业社会的产出低,效率也低,朝廷没有那么多钱,养庞大的官僚体系没有办法,只能把地方让给士绅和宗族势力。

    可进入工业化之后,商品丰富,朝廷有了力量管理整个社会,就要排除士绅的干扰,减少运行成本,直接和百姓沟通,引导动员帮助他们,融入工业化的大潮中,并且分享工业化的成果

    真正过上好日子。

    还是拿兖州和济州为例。

    比如济州直接用奴隶摘棉桃,引起了百姓的愤怒,觉得被抢了饭碗。

    而兖州呢,他们也引入了奴隶,只是这些奴隶负责挖矿,负责搬运,干的是最肮脏,最辛苦的工作,老百姓非但不反弹,反而希望引进更多的奴隶,去分担体力劳动,创造财富。

    想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个前提,就是要给老百姓进行培训,给他们更好,更轻松的职业,这样才不会有民怨

    说回来又是教育的问题,而要让百姓有能力,有财力接受教育,愿意提升自身的技能,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分田

    分田,说穿了就是把过去士绅集团不劳而获的那部分利益拿出来,一部分交给百姓,让他们用消费的能力,有提升技能接受教育的财力;另外一部分作为税收,交给朝廷,让朝廷拥有对外用兵,开拓市场,扶持产业的力量。

    到了这一刻,王宁安觉得各种思路和线索,全都汇集到了一起,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变化,迷雾散去,未来的道路清晰了。

    该怎么干,也是一目了然。

    海外开拓,殖民扩张,固然需要,但是却要先调整自身,主动适应工业化的需要,要是不做好功课,就会像糖尿病人一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